來源:中國財經報
針對“十一五”時期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與發展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財政部提出了“十二五”時期財政國庫改革與發展的總體思路。在4月26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座談會上,財政部部長助理王保安強調,圍繞財政“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工作任務,財政國庫工作要重點強化預算執行管理監控、籌資理財、信息分析報告和政策實施四項功能,著力打造預算執行管理監控、政府財政財務信息分析報告、政府采購管理、國債管理和國庫現金管理“五大體系”,全面建設和不斷完善基礎牢固、功能健全、體系完備、技術先進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通過“十二五”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現代國庫管理制度。
王保安說,“十一五”時期,財政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理念,著力推進關鍵領域的改革,國庫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現代國庫管理職能體系逐步健全,從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上促進了財稅體制改革深化和公共財政體系框架的完善,有力保障了國家重大改革與重大決策的有效實施。具體表現在: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核心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改革的綜合效應逐步顯現;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規范化、科學化程度顯著提高;國債管理與改革穩步推進,為實現財政政策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預算執行管理、監控和分析反映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國庫綜合管理全面推進,現代國庫制度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財政國庫機構與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王保安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和社會轉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財政國庫工作必須適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實現新發展、新跨越。一是強化“四項功能”,拓展完善現代國庫的主要功能。要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和監控功能,通過深化和完善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新型預算執行管理和監控機制,加強監督和制約,確保預算政策執行過程的效率,確保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要強化財政籌資和理財功能,通過完善國債管理和國庫現金管理的協調配合機制,確保財政籌資需求,提高財政資金收益,降低財政籌資成本,防范財政籌資風險。要強化財政運行信息分析和反映功能,通過夯實總預算會計管理、財政總決算和部門決算基礎,提高預算執行、現金流量預測、資金調度和財政經濟運行等綜合分析水平,為預算執行管理和財政經濟政策實施提供信息保障。通過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為財政經濟中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宏觀經濟政策制定提供信息保障;要強化宏觀經濟調控和政策實施功能,通過完善國債管理,逐步健全財政對宏觀經濟周期的調控機制。通過有效實施國庫現金管理,促進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通過完善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促進經濟政策有效實施。二是打造“五大體系”,加快現代國庫建設步伐。要建設和完善安全高效的預算執行管理監控體系,進一步健全國庫集中收付運行機制,推進和完善各級財政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建設;要建設和完善先進完備的政府財政財務信息分析報告體系,改進預算會計核算制度,大力發揮財政總決算和部門決算在預算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財務會計體系和政府年度財務報告制度;要建設和完善規范透明的政府采購管理體系,構建完備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體系,完善“采管分離”的管理體制和規范高效的運行機制,推進協調聯動、全程監控的監督機制建設,健全統籌協調的政府采購政策功能體系;要建設和完善健康穩定的國債管理體系,在國債余額管理基礎上科學合理確定國債發行規模結構和發行節奏,深化推進國債市場化改革;要建設和完善科學高效的國庫現金管理體系,理順國庫現金管理協調機制,豐富國庫現金管理操作和投融資方式。
王保安還就今年財政國庫管理與改革的重點工作、切實抓好財政資金安全管理等工作進行了部署。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翟鋼主持會議。來自全國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分管國庫工作的廳(局)領導、國庫處長、國庫支付中心主任以及單獨成立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的負責人,就財政國庫“十二五”規劃、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國債管理與創新、預算執行管理和監控、國庫現金管理、政府會計改革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