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 第九章 產品成本計算與分析
知識點六、產品成本分析
一、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產品生產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的總成本的報表。該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按成本項目反映,另一種按產品種類反映。
(一)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是按成本項目匯總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發生的全部生產成本以及產品生產成本合計額的報表。
(二)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是按產品種類匯總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的報表。
對于可比產品,如果企業規定有本年成本比上年成本的降低額或降低率的計劃指標,還應根據該表資料計算成本的實際降低額或降低率,作為該表的補充資料填列在表的下端。
可比產品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100%
二、產品總成本分析
(一)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一般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構成比率分析法和相關指標比率分析法進行分析。
1.對比分析法
指標對比分析法也稱比較分析法,它是通過實際數與基數的對比來揭示實際數與基數之間的差異,借以了解經濟活動的成績和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
對比分析法只適用于同質指標的數量對比。在采用這種分析法時,應當注意相比指標的可比性。如果相比的指標之間有不可比因素,應先按可比的口徑進行調整,然后再進行對比。
2.構成比率分析法
它是通過計算某項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占總體的比重,即部分與全部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這種比率分析法也稱比重分析法。通過這種分析,可以反映產品成本或者經營管理費用的構成是否合理。
產品成本構成比率的計算公式列示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產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產品成本×100%
制造費用比率=制造費用÷產品成本×100%
不論采用什么比率分析法,進行分析時,還應將比率的實際數與其基數進行對比,揭示其與基數之間的差異。
3.相關指標比率分析法
它是計算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反映各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
產值成本率、銷售收入成本率和成本利潤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營業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從上述計算公式可以看出,產值成本率和營業收入成本率高的企業經濟效益差;這兩種比率低的企業經濟效益好。而成本利潤率則與之相反,成本利潤率高的企業經濟效益好;成本利潤率低的企業經濟效益差。
(二)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生產成本表的分析,一般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本期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對比分析;二是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
1.本期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對比分析。進行這一方面成本分析,確定全部產品和各種主要產品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了解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
2.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對于可比產品,還可以進行這一方面的成本對比,分析可比產品成本在本期與上年相比的升降情況。如果企業規定有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即成本的計劃降低率或降低額,還應進行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執行結果的分析。
(1)可比產品成本升降情況的分析
企業應當根據產品生產成本表中所列全部可比產品和各種可比產品的本月實際總成本和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分別與其本月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和本年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累計總成本進行比較,確定全部可比產品和各種可比產品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差異,了解成本升降情況。
(2)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執行結果的分析
在產品品種比重和產品單位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產量增減會使成本降低額發生同比例增減,但由于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也發生了同比例增減,因而不會使成本降低率發生變動。產品單位成本的變動,則會影響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同時發生變動。產品單位成本降低使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增加;反之,則會減少。
三、產品單位成本分析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各種主要產品單位成本構成情況的報表。該表應當按照主要產品分別編制,是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中某些主要產品成本的進一步反映。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分析應當選擇成本超支或節約較多的產品有重點地進行,以更有效地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
(一)一般分析(二)各主要項目分析
成本差異=實際成本-標準成本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實際數量×計劃價格+實際數量×計劃價格-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計劃價格)+(實際數量-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價格差異+數量差異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
材料消耗量變動的影響(材料數量差異)=(實際數量-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材料價格差異)=實際數量×(實際價格-計劃價格)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的影響=(實際工時-計劃工時)×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
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實際工時×(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
3.制造費用的分析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2門全套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58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2門全套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全套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