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目前正在對《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征求意見,新會計準則將于明年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推廣應用。因此這一應用指南的出臺在資本市場引起了廣泛討論。例如,有業內人士曾表示,新會計準則將使上市公司凈資產膨脹2500億元左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新準則的推出將引起上市公司股東價值一次大的飛躍,A股市場應會出現一次井噴走勢。但事實顯然并非如此。因為少數股東權益無論是在所有者權益項下列示或是單獨列示都不會改變其歸屬于合并報表少數股東的本質。
由于新準則的部分規定有可能會引起某些上市公司帳面資產和收益發生變化,因此也成為了挖掘股市炒作題材的又一個工具。那么新準則到底會對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產生什么影響呢?
從理論上講,會計準則的變化并不會導致上市公司真實價值發生變化。因為會計準則的變化只是調整了企業記錄會計信息的方法,從而使財務數據更透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使用,提高企業財務數據的質量。而上市公司的價值是由企業經營狀況,更準確的說是由上市公司在未來創造的自由現金流量和這些現金流量所承擔的風險共同決定的。對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并不僅僅依據的是企業的財務數據,而是這些財務數據的背后所反映的真實經營狀況。所以會計記錄方式的改變雖然可能會引起公司帳面資產或帳面收益的大幅改變,但公司的價值并不會因此而發生同樣的變化。在國內普遍以市盈率為核心估值方法的背景下,對會計準則引起的帳面凈利潤的變化,只能說明原來的PE水平已不再合理,而不會就此改變對公司的估值判斷。
例如,新會計準則下對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處理采用公允價值的概念,這將會大大提高此類資產的帳面價值,但這只不過是提高了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而在公司價值評估中,不管會計準則如何,都應將該類資產單獨以公允價值進行評估,然后加入企業的整體價值。又如,新會計準則修正了公司在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的會計處理,當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于應該獲得權益的公允價值時,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而之前的會計準則中長期股權投資差額會在一定年限內攤銷。也就是說,在原準則下類似事件會影響公司未來一定年度的收益,而在新準則下只影響當年收益。對于企業價值而言,一方面重要長期股權投資應像上述房產投資一樣單獨估值,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原準則下,股權投資差額攤銷對公司利潤的影響也要在估值時予以剔除,以還原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現金流水平。
在估值實踐中,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將有可能因為新會計準則而發生變化,這種影響主要源于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改善。雖然輔以實地調研等手段,財務資料仍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進行分析的最主要信息來源,財務信息質量直接影響著公司的估值水平。從這個角度講,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將為分析員提供更高質量的原材料,因而可能會改變之前對企業的判斷和預期,或者增強投資信心,從而導致對公司的估值發生變化。例如,在原有的會計準則和披露制度下,研發費用作為管理費用在當期直接沖銷,分析人員無法得到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的具體數據,而公司研發費用開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司未來收益和現金流狀況。這給公司估值,尤其是特定行業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新會計準則對研發費用資本化的規定顯然將大大改變上述狀況。
所以,如果說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將影響到上市公司價值的話,原因也不在于會計準則對公司帳面數據的影響,而在于新會計準則對挖掘企業價值的幫助。
新準則影響公司估值的另一個方面是價值評估的具體操作必須做出針對性的調整,這種調整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財務數據的連續性。同樣的會計科目在新舊會計準則下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在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或財務比率進行歷史分析時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以使數據之間具備可比性,避免類似上文中那篇文章所犯的錯誤。其次,由于會計準則的變更,有些會計科目的內涵發生了變化,例如新會計準則要求將企業授予員工的股票期權按照一定的規則計入成本費用,這種處理方式改變了成本費用科目的經濟內涵,因而在具體的估值方法中必須進行特別調整。
總之,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直接影響應不會太大。但從價值評估的角度看,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質量的影響、以及對價值發現的幫助更值得期待,而如何更有效的使用新規則下的財務數據則更值得探討和挖掘。(中國證券報 趙冰 20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