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將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它對于上市公司的影響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截至3月12日,共有259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不含上市公告書),根據有關規定,有254家公司披露了新舊會計準則下股東權益的差異調節數據。這些公司的統計數據表明,新會計準則將提升這些公司股東權益9.35%,雖然整體影響不大,但個體公司影響差異巨大。
上市公司普遍受益新準則
從254家公司年報披露的新舊會計準則影響來分析,股東權益由2758.17億元增加到3015.94億元,增長9.35%.有224家公司的股東權益出現了增長,不過,其中101家增幅小于5%,44家公司股東權益增值幅度在5%-10%之間。增幅超過50%的公司僅有11家,有3家公司股東權益增幅超過一倍,其中兩家超過了3倍。
統計數據還顯示,有28家公司在新會計準則下出現了股東權益的下降,降幅超過30%的僅5家。而原因主要是這些公司在前期的長期股權投資中虧損嚴重。其中最為突出是S*ST張股,公司年報的股東權益為5605.06萬元,而根據新會計準則,因為要消化長期股權投資上的虧損,公司的股東權益將變為-5999.49萬元,一正一負,真可謂翻天覆地的變化。
綜合現有年報的數據可以看出,新會計準則給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總體是積極的,但影響幅度并不大,主要集中在了少數特殊公司身上。與此同時,一些業績較差,子公司虧損嚴重的上市公司將因新準則的實施而面臨較大的風險。
權益影響有增有減
從新會計準則調節的各個項目來看,上市公司受到的影響有增也有減。減項主要集中在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和企業合并兩項,分別減少股東權益23.46億元和8.21億元,二者占所有減少項目總額的九成以上。254家公司中,74家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為負值,僅有28家公司為正值,其他公司沒有變化,其中,中江地產和電廣傳媒更是因此減少股東權益超過了2億元。
有減就會有增,給股東權益帶來較大增長的項目依次是少數股東權益158.78億元、其他項目79.3億元、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39.86億元、所得稅12.56億元。前期廣為關注的投資性房地產僅增加股東權益0.95億元,而且僅津濱發展一家公司采用。所得稅是受益面最廣的項目,共有217家公司將受益遞延所得稅制度,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四川長虹因此增加的股東權益達到了驚人的22640.61萬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嚴格的說,少數股東權益其實并沒有帶來股東權益的增值,只是新會計準則將其納入股東權益項目,而舊會計準則不包括,如果剔除少數股東權益的影響,股東權益僅增長3.59%.
價值重估一鳴驚人
實行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財務影響整體上雖然并不顯著,但對個體公司的影響則是巨大的。如歲寶熱電年報估算,新會計準則下,股東權益為193635.4萬元,相比現行會計準則,股東權益增幅達到了359.34%,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持有了民生銀行2.2億股股票,收益約為214767.69萬元,按照公司每股凈資產3.09元推算,市凈率將從目前的6.22下降到1.73.如歲寶熱電這般陡然而富的公司并不在少數,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公允價值為核心的新會計準則帶給了上市公司價值重估。
業內人士介紹,新舊會計準則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公允價值、金融工具、資產減值和遞延所得稅等方面。它要求企業“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在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一些變現能力強的資產將可以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算,采用報表披露日的價格,對這部分資產進行重新估價。
在對待新會計準則的態度上,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性,即使是有價值重估的上市公司,影響也往往是一次性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才是決定“股東收益”的保障。(中國證券報 200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