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廳前不久在網站上公布了全省范圍內開展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的結果,有20名違規會計師被“曝光”。此事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記者就此進行深入采訪。
江蘇財政監管給會計行業“擠水”――
被查事務所幾乎全整改
據省財政廳監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檢查顯示,近年來隨著監管力度的增強,江蘇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總體上有所提高,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少數企業甚至存在嚴重的會計造假行為。
2006年,我省檢查了40家會計師事務所,涉及注冊會計師162人;有20名注冊會計師受到行政處罰,39家會計師事務所被責令整改。
而據統計,全省有417家會計師事務所,此次抽查的,僅為十分之一。
誠信,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生命線,是其職業道德的精髓。然而,眼下會計行業中的種種不良現象,拷問著整個行業的誠信度,也對政府部門對整個會計師行業的監管和市場環境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一天完成十天工作量,“注冊會計”圖章隨意蓋――
“違規”手段五花八門
據參與此次抽查的工作人員透露,當前會計違規主要問題來自基礎工作欠扎實、執業環境欠公平、質量控制欠嚴密、風險意識薄弱等多個層面。
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盲目追求經濟利益,不遵守基本的執業規范,不履行基本的審計程序,摘錄幾個會計科目,復印一套會計報表就出具審計報表。
少部分地區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不正當競爭。如與相關部門進行“業務協作”壟斷客戶資源、以低價競爭等方式招攬業務,破壞市場公平競爭。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取客戶,競相壓價競爭,導致審計工作質量無法保障。
部分事務所內部控制制度缺失,內部管理較混亂,審計風險控制意識淡薄。如涉及“齊二藥案”的南京某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分所出具的驗資報告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缺乏風險意識,致使審驗信息嚴重失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據統計,2005年度年均出具報告在200份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全省有16家,其中蘇南某市的一家會計師事務所,3名注冊會計師全年出報告1635份,年人均出報告545份;包含節假日,日均出具報告1.5份。
檢查還發現,注冊會計師違反“獨立審計準則”問題也很突出。從本年度抽查的40家會計師事務所的98份審計報告來看,總違規條款計611條,平均每份審計報告存在6條違反“獨立審計準則”的問題。
客戶提供虛假信息,關聯部門結成“利益鏈”――
不正當“市場需求”太多
為何會計行業“失信”的現象如此頻繁呢?
南京大學金融系裴平教授說:“一些企業管理層出于投資和業績的考慮進行舞弊的情況普遍存在,這使得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執業環境和職業風險!
來自基層的反映說,巨大的需求市場,是造成會計師事務所造假的直接“動因”。如政府部門各種補貼資金的發放,一般都要求達到剛性的指標數才行。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獲取政府的補貼資金,一些單位不惜造假,甚至有少數縣、鄉兩級政府,常常會指使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出具達標的假報告,以此騙取財政補貼資金。一些客戶提供的會計報表失真現象,也嚴重影響了注冊會計師的“鑒真”能力。
權威部門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客戶通常有三張報表:一是給銀行看的,二是給稅務看的,三是給老板看的。客戶普遍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是造成當前會計失真的“土壤”。
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為實現“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的目的,以與相關部門進行“業務協作”等名義壟斷客戶資源,招攬業務,結成共同的“利益鏈”,是形成會計師執業市場不健康發展的另一深層誘因。如某市行業受理部門,只要事務所交500元信息費,就可替代年審;個別銀行為防范貸款風險,對申請授信額度的企業提高資產負債比,為留住一些客戶,由信貸人員編好資產負債表,讓會計師事務所蓋章確認。
另據調查,行業準入門檻低,過度競爭也是造成會計師事務所違規的原因之一。目前,全省會計師事務所417家,執業會員3921人,非執業會員萬余人,遍及工商、金融、證券、政府部門和教育界等。設立事務所的準入條件不高,又沒有行業資質等級劃分,造成會計師執業隊伍良莠不齊。同時,國外會計師事務所的大舉進入,也給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中小“改制所”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生存,大量的造假行為自然“應運而生”。
一位此次被查處的注冊會計師對處罰結果顯得很無奈。他對記者坦言:“在企業失信問題上,我們的確負有一定責任。但如果把責任全部推到我們身上,那也很不公平。在會計信息造假中,企業往往才是‘主犯’,我們在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幫兇’。”
力爭將全省所有會計師事務所都清查一遍――
會計信息“保真”任重道遠
1月23日,在全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舉行的大會上,省財政廳廳長包國新坦言,誠信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生命線,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精髓。顯然,加強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行政監管,是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重要環節。
據了解,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江蘇正從過去有重點的查處,到現在每年按10%的比例對全行業進行檢查,這個力度前所未有。省財政廳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江蘇將力爭用5至10年時間將全省所有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清查一遍。
毫無疑問,要讓注冊會計師們堅守行業誠信,除了加強其道德教育外,還有待于共鑄全社會的誠信,建立健全高效的行政監管體系,綜合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1日起,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已開始實施。與此同時,財政部對會計監督也專門下發文件,明確要求各地繼續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會計秩序!督K省財政監督辦法》已于去年11月初經省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通過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實施。毫無疑問,這些政策法規的密集出臺,對會計信息的“保真”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新華日報 吳昌紅 金偉忻 200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