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隨便找十個會計師問他們如何看待薩班斯法案,那么很可能會有十一個人告訴你,“它實在是太浪費了!”這個觀念已經根深蒂固,而且看上去也沒人懷疑。
隨便問十個會計師他們的公司或者他們的客戶為什么不用推薦的直接法(來取代實際上普遍使用的間接法)來報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那么會有十一個人告訴你,“它實在是太浪費了!”
隨便問十個會計師,他們如何看待季度報告,那么會有十一個人告訴你,“它實在是太浪費了!”
付出成本,沒有收益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最初的概念框架描述了一個 “普遍約束”,要求從發布有用的財務信息中獲得的收益要超過相關的成本。你可以確信,每當FASB提出某項新準則時,這句話一定會被用來與之進行對抗。
包括管理層和審計師在內的許多人在爭論新準則時都提到了這一點。事實上,他們聲稱財務報告成本全部由他們承擔,而收益全部歸于報告使用者。當然,這個言論明顯是錯誤的。雖然上面的理由看上去不無道理,但這只是教育體系和在職培訓深深植入他們內心中的短視主義。
缺陷在于,他們僅僅把目光盯在他們在執行公認會計原則報告體系中承擔的成本上。所以很自然的是,每當有新準則提出時,他們就會抱怨,因為這會增加他們的執行成本。而歸根結底,他們對于成本超過了收益的抱怨在于他們沒有看到當他們發布財務報告的全局效應。
我們認為,這種錯誤的態度通過施加在財務總監和會計主管身上的會計體系責任而愈發得到加強。由于財務報告本身不產生收益,因此提供財務報告的部門必然被評價為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潤中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很不幸,他們有理由反抗會導致成本增加的變化。他們也有動力去降低成本,例如使用間接法來描述現金流量情況,或者希望可以每半年而不是每季度進行一次財務報告。
更高的成本
如同學習管理會計的學生所知道的,成本中心存在著風險,因為它們會引導管理層偏離滿足顧客要求的方向。我們來考慮這樣一個決定,某所大學打算停止對金額在50美元以下的報銷使用支票,因為它“成本太高”。結果,報銷金額較高的教師和管理人員現在不得不帶上零用現金報銷申請表在校園里尋找報銷處,然后排成一列等待付款,而這都是以降低成本為名。這樣的安排并沒有真正降低成本,而僅僅是將成本從財務部轉移到財務部的服務對象那里。毫無疑問,大學的整體成本反而增加了。
這個真實的故事給財務報告帶來了教訓。特別是當財務總監對報告質量妥協時,并沒有節約任何東西。誠然,他們降低了從口袋里付出去的成本,但是他們卻造成了別人更高的成本,并且數倍于他們表面上看到的節約。很明顯,他們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
使用者的成本
教科書以及周遭的一些同事告訴我們說,財務會計并不是自己存在的。由于財務會計必須借由法律或合同來完成,而且必須根據公認會計原則來進行,所以,報告的過程會重點關注在提供報告的人身上,而不是使用信息的人或者認為信息有用時才使用信息的人。
再來看看報告現金流量的直接法。FASB曾于20世紀80年代提議要求使用直接法,而作為對該提議反對聲音的回應,FASB成為了報告使用者可以輕松的將間接法列報轉換為直接法這一訴求的受害者。結果,FASB允許管理層只須用間接法進行列報,這恰恰是99%以上的上市公司為了“省錢”而做出的選擇。
其實,間接法所謂的成本節約不過是海市蜃樓。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檢驗過這個流行的假設,發現的結果顯示這并不是事實。通過對大約一萬份年報運用計算機程序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采用間接法要付出比傳統看法所認為的更多的成本。出現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大多數公司都在其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賬戶余額中隱藏了非經營性交易的影響,在可以使用間接法之前,這些項目必須被排除出去,而這需要耗費巨大的成本。
我們的證據表明,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中所反映出的營運資本賬戶變動之間通常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一差異也意味著,報告使用者并不能容易地完成從間接法轉換到直接法的解讀。
但是即使流行的原理是正確的,它也忽略了一點,就是用間接法進行報告并沒有降低成本,不過是將成本從財務總監的預算里轉移到報告使用者的預算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公司進行一次編報(完全開放所有相關記錄)的成本與許多報告使用者由于無法確切了解發生了什么而必須各自胡亂猜測的成本之間存在著權衡關系。我們不得不說,編報者一次性的“成本節約”與所有使用者成本增加的總和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第二次反彈
即使剛才的理由還不夠充分,那么還有另外兩個反彈效果。第一,如果使用者發生了額外的成本,他們將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第二,使用者對他們所估計質量的不確定性提高了他們的風險,導致他們要求甚至更高的回報。
結果也是雙重的。使用者更高的回報為進行報告的公司帶來了更高的資本成本,這會浪費多達數百萬的美元。此外,資本市場也會通過壓低報告公司的股票價格來尋求更高的回報。
結果則可能是,財務總監頑固的堅持要降低比如十萬美元的編報成本,公司股東們反而會由于股價的下跌損失數百萬美元。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很簡單,但是管理層會反對這么做,原因你也能猜到,那就是他們念念不忘成本太高這回事。
如何解決?
解決方法之一就是讓財務總監對公司的資本成本承擔責任。如果這樣,他們將會更謹慎的權衡不同做法的成本得失。
假設某位財務總監正在考慮一項改革,例如提供清晰的公司年金的附注或者有關資產的市場價值的補充信息,或者用周報代替季報,或者根據交易對所有的投資進行分類,或者采用直接法報告現金流量。如果財務總監的薪酬與公司資本成本掛鉤,并且如果資本成本是與財務報告質量相關聯的,那么很快財務報告質量將會開始提高,公司股價也會開始上升,因為投資者的風險和處理報告信息的成本正在降低。動力并不來自FASB或者SEC的高壓――而是來自亞當•斯密所謂“看不見的手”――引導著管理層通過服務資本市場的需求而獲利。
下一步,高層管理人員將會意識到他們需要比競爭對手提供更高質量的信息。對于企業來說,在資本市場的成功跟在產品市場的成功一樣重要。為什么一家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傲的公司會冷眼面對資本市場股東的需求呢?如果資本成本被包括在薪酬計劃中的話,這一切將不會發生。
會成功嗎?
我們習慣于認為會計改革很簡單,不過是向人們展示存在一個更好的方法,然后人們只要使用它就好了。其實不然。
如同在公司和公共會計領域中一樣,在當今的管理團隊中,也充滿著短視和懶散。他們會欣然接受這個建議嗎?別抱太高期望,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在撿著芝麻的同時丟掉西瓜。
(中國會計視野 芮鵬 200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