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利益驅動下,重慶中翰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翰會計師事務所)無視國家法律法規,被查出“出具虛假審計報告、虛增業務收入”等十大違法違規行為,并因此而吞下了苦果―――日前,重慶市財政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對涉案的中翰會計師事務所及6名注冊會計師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暫停中翰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業務3個月,并處罰款5萬元;吊銷一名注冊會計師的證書,暫停一名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6個月,對另外4名注冊會計師,分別給予警告。
據悉,這是注冊會計師行政監管職能劃歸財政部門后,重慶市對會計行業的違法行為作出的最嚴厲的一次行政處罰。
弄虛作假虛增業務
6月4日,重慶市財政局監督處相關人士在接受信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去年8月,他們在對中翰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執業質量檢查時發現,該會計師事務所為某公司違法編制了兩套不同的2005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其中一套顯示,該公司200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954.31萬元、利潤總額253.56萬元;另一套則表明,該公司當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04.25萬元、利潤總額-45.15萬元。
與此同時,中翰會計師事務所為該公司出具了兩份不同意見的審計報告―――一套屬于“保留意見”型,另一套屬于“無保留意見”型。
在對另一公司2005年度的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時,中翰會計師事務所也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
此外,中翰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的財務也存在問題:2005年,該所采取虛構經濟業務事項的方式,為自己虛增業務收入410萬元;同時,以開具白條和不開任何憑據的方式,收取審計業務費130萬元,并未把這些錢納入單位財務統一核算。
經過仔細的調查,重慶市財政局執法人員認定,中翰會計師事務所存在10個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明知委托人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對同一委托單位的同一事項出具兩份不同結論的審計報告;在未履行必要審計工作程序、未獲取充分適當審計證據的情況下,沒有發現委托公司會計賬簿與會計報表嚴重不符的明顯問題,從而出具了虛假審計報告;采用虛構經濟業務事項的方式,虛增業務收入等等。
授命做假賬成潛規則?
今年4月,經過認真審理復核、多次研究后,重慶市財政局向中翰會計師事務所發出了《行政處罰告知書》,擬對該所和相關注冊會計師進行行政處罰。
為確保行政處罰的客觀、公正,根據當事方的申請,重慶市財政局于5月11日召開了行政處罰聽證會,對擬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依法進行公開聽證。
聽證會上,重慶市財政局對中翰會計師事務所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指控,中翰會計師事務所則相應進行了辯解。
在辯解過程中,中翰會計師事務所有關人員稱:會計師事務所“授命”為同一委托單位出具兩份結論不同的審計報告,已成行業內的普遍現象。該所造假主要是行業不規范所致,是“隨波逐流”,“不得已而為之”。如果該所要獨樹一幟,就只有得到攬不到業務的結果。
對于虛增業務收入的指控,該所則辯解:這是為了給自己“撐門面”,使自己在行業內排名靠前以便招攬客戶。而且,虛增的業務收入是繳了稅的。
一批注冊會計師落馬
這種把自己違反法律法規的原因歸結為“行業不規范”的說法,自然不能得到執法部門的認同。5月28日,在有確鑿證據證明中翰會計師事務所存在上述違法違規行為的情況下,重慶市財政局對中翰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相關的6名注冊會計師,依法作出了行政處罰。據此,中翰會計師事務所被暫停經營業務3個月、并處罰款5萬元;注冊會計師唐紹寅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注冊會計師唐順芝被暫停執行業務6個月,注冊會計師婁燕、劉桂翔、趙宏治、李銘則分別被給予警告處罰。
據了解,上述處罰決定已從6月1日起開始執行。目前,中翰會計師事務所和相關注冊會計師的印章、證書等,已經交由重慶市財政局代為保管。
這次行政處罰,是注冊會計師行政監管職能劃歸財政部門后,重慶市對會計行業的違法行為作出的最嚴厲的一次。
重慶市財政局監督處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重慶市有會計師事務所91家、外地在渝分支機構8家,從業人員近4000人,其中注冊會計師1242人。從總體上看,全市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是健康有序的,絕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都能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業務,并不像中翰會計師事務所所稱的那樣“不規范”。
據悉,從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目的考慮,重慶市財政局將進一步加大對會計師行業的監督檢查力度。按照相關的安排,今后幾年,該局每年都將選擇10至15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執業質量重點檢查,對發現的違法行為給予嚴肅處理。同時,還將建立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跟蹤回訪制度,對有不良記錄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進行長時期重點關注。
(華龍網 20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