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上市公司全面實行新會計準則的一年。由于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準則發生了很大變化,將對上市公司編制年報產生重大影響。那么,投資者應該特別關注年報中的哪些方面呢?
公允價值受關注
新舊會計準則交替,在資本市場中最為關注的,可能就是“公允價值”概念了,這也是新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最大變化,新準則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等領域適度引入了公允價值。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包括股票和房產值得關注。
一位曾參與新會計準則編制的專業人士指出,2008年是第一年使用新準則。新準則的復雜程度有可能導致企業誤用,使得半年報調整較大。比如,對于投資性房地產,市場誤認為受影響較大的當屬房地產企業和零售企業。而《新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明確,其規范的投資性房產的范圍是“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筑物”,所以,房地產公司、商業零售公司受到新準則變化的影響很小,它們的物業絕大部分不適用這項準則。
金融工具主要為金融性資產,上市公司所持股權是否計入公允價值,如何處理也值得投資者關注,部分股權投資有可能被低估。比如,有上市公司持有未上市券商的股權,這個公允價值如何計量很難處理恰當,只能按成本計價,事實上,不少券商目前正在謀求IPO,這部分股權價值明顯被低估。財政部前不久明確規定,在2007年1月1日以前,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票不具備轉換資格的,不能放入交易性資產里面。這里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所持股權公司在2007年年間已經上市了,但是持有股權的公司仍然只能按照成本法計量;另一現象更為普遍,就是股權分置改革出現的限售股份,在2007年1月1日仍具備限制可流通股份也必須按成本法則計量。
股東權益影響大
除了公允價值外,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影響較大。深圳一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高級會計師認為,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影響較大,特別是少數股東權益一項。
他指出,少數股東權益,指的是子公司股東權益中不屬于母公司的部分。在舊會計準則下,少數股東權益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類項目之前單列,而在新會計準則下,合并資產負債表中的少數股東權益在所有者權益類項目中列示,少數股東權益不再單列而是直接并入凈資產中。這樣,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就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但事實上這一變化只是為了強調合并報表“控制”的概念,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上市公司股東所享有的凈資產份額。
從資產因素上來講,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將影響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比如該公司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這部分差額將增加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進而增加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在所得稅方面,根據新會計準則應將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資產計稅基礎的差額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只是公允價值變動而不發生實際交易,是不需要納稅的,這與以往的“所得稅=稅前利潤*所得稅率”有很大出入。
新年報準則更細化
除了新會計準則產生的影響,投資者也應該關注到監管部門最新發布的新年報準則以及深滬交易所近日發布的《關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新年報準則和《通知》對上市公司2007年的年報披露工作作了更為詳細的要求,其中很多要求是對新會計準則的進一步深化。
對于新會計準則,深圳證監局曾召開具備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會計師會議,提醒上市公司不要利用新準則變更,選用不穩健的政策。有會計師認為,從2007年未經審計的半年報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公司傾向于穩健的政策。據悉,駐地在深圳的上市公司目前未發現人為利用新政策調節利潤。會計師建議,投資者可以參照2006年與年報同時發布的調節表,重點關注調節事項。
(證券時報 肖柳 周悅 20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