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四條”正式對高房價精準打擊
很顯然,4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通過差別化的信貸、稅收和土地政策堅決遏制高房價的“新國四條”,是對目前房地產市場“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變臉。事實上,自今年以來,以“國十一條”為核心的一系列調控組合拳頻頻出臺,但房價不降反升,而且上漲的速度明顯快于調控之前。即使按照4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最新數據,2010年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7%,其中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4.2%,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5.9%。這個漲幅,創造了該統計數據建立以來的最高歷史紀錄。
從政策的選項而言,其實政府有的是對付高房價的手段,只是出于呵護經濟復蘇的考慮一直隱忍不發,孰料此等良苦用心被開發商和炒房者視為軟弱,恣意嘲諷,無視政策的存在狂妄預測房價繼續上漲,不斷挑戰政府的忍耐力和底線。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通過更嚴厲的措施,對高房價精準打擊,成了維護政策聲譽的唯一選擇。
從“新國四條”提出的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以及加強市場監管等四項具體措施看,無論是在力度、針對性還是具體的操作性上,不僅突出了打擊投機炒房等重點目標。更重要的是,針對每一項具體的政策,都量身定做了具體的操作和處罰意見,通過差別化的土地、信貸和稅收政策,既精準打擊,又避免擾民。必須承認,這是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史以來,最動真格、最有力度、最具針對性的舉措。
第一,差別化的信貸和稅收政策直指投機炒房等不合理的住房需求。特別是在信貸政策上,其嚴厲程度空前:一是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二是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而之前最高的時候首付是40%;三是繼續“累進”,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度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這意味著,1998年房改以來最嚴格的房貸政策終于出爐,去杠桿化的意圖極為明顯。此外,還授權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臨時性措施,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
而在稅收政策上,考慮到立法的程序不同于銀行信貸,雖然沒有具體的措施,但政策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即通過差別化的稅收政策引導個人住房消費,調節個人房產收益。這方面,政策的選項可以是暴利稅,可以是房產稅,也可以通過特別消費稅等進行調節,相信國家稅務總局很快會有操作性的意見出臺。
第二,增加土地總供應,實行差別化的土地政策,避免人為制造土地稀缺的恐慌。根據4月15日國土資源部的全國住房供地計劃,其中中小套型商品房計劃供地總量80431公頃,超過去年全國實際住房用地總量,也就是說,從增量上土地不稀缺;從保障性住房的供地看,要求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并且提出要對土地“招拍掛”探索“綜合評標”、“一次競價”、“雙向競價”等出讓方式。
第三,保障性住房大幅加碼。“新國四條”提出要在2010年完成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改造各類棚戶區280萬套的計劃。
第四,市場監管也動真格。以前的調控政策,雖然都提出要打擊炒地、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行為,但從來沒有具體的舉措,開發商肆無忌憚!靶聡臈l”提出了限制新購置土地,暫停批準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商業銀行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依法取消房地產市場經營資格等處罰措施,市場監管走過場的形式化執法可望得到有力的扭轉。
應該承認,中國房地產的調控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房價的瘋狂和累積的泡沫已經危及社會的穩定。堅決調控房價,我們沒有任何退路和僥幸的選擇,這是一場絕對不能輸也輸不起的戰爭。如果高房價仍然無視新政策的存在,繼續演繹“最后的瘋狂”,則征收暴利稅、釋放“小產權房”等更為嚴厲的措施并非不可能出臺。就此而言,我們有理由認為,“新國四條”的出臺有望為政策贏得“榮譽之戰”。
網站地圖
專業知識水平考試:
考試內容以管理會計師(中級)教材:
《風險管理》、
《績效管理》、
《決策分析》、
《責任會計》為主,此外還包括:
管理會計職業道德、
《中國總會計師(CFO)能力框架》和
《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試:
包括簡答題、考試案例指導及問答和管理會計案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