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對此,專家和機構在解讀時紛紛表示,明年經濟雖仍有一些不確定性,但總體來說將進入利多周期。
【關鍵詞】 CPI
全年物價控制目標或高于3%
政策著力點將在控通脹
明年全年的CPI增長目標或定得比今年稍高,也即比3%這個數高一點,但沒有達到之前市場所預期的4%。政策著力點將更偏重控通脹。
昨日國內有媒體報道稱,一位看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議全文的高層透露稱,明年全年的CPI增長目標將定得比今年稍高,也即比3%這個數高一點,但沒有達到之前市場所預期的4%。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發表看法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在這三者關系中,政策著力點將更偏重控通脹。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貨幣因素的變化,今年下半年通脹形勢超過預期,年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目標已然突破,控通脹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盡管中央層面并未提及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但據測算,明年經濟增長仍將保持9.5%的較高增速。管理通脹預期有難度,但宏觀政策仍會顧及經濟平穩發展的目標,會在穩增長、調結構和控通脹之間找到平衡。CPI漲幅今年有可能達到3.3%,明年的政策目標應該控制在4%以內。(早宗)
【關鍵詞】 加息
明年將進入加息通道
時間點或在下月
通脹壓力將持續至2011年,政府不會采取可能對經濟增長勢頭產生影響的激進的政策緊縮行動,但是加息通道已形成。存款準備率上調對市場流動性管理功能作用在弱化,彰顯出目前加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我國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關于未來的加息預期依然強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認為,當前通脹問題嚴重,主要來自于流動性泛濫和物價上漲預期兩方面,鑒于加息會導致熱錢涌入等負面效應,政府正通過增加市場供給、尤其是嚴打農產品投機等手段,希望降低百姓囤貨心理、管好物價,“但若下月CPI數據繼續往上走,加上馬上過年過節,加息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除非CPI回落到4.7%、4.8%”。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及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認為,中期而言預計通脹壓力將持續至2011年。政府不會采取可能對經濟增長勢頭產生影響的激進的政策緊縮行動,但是加息通道已形成。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存款準備率上調對市場流動性管理功能作用在弱化,彰顯出目前加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仍舊維持年內將繼續加息1次的判斷。展望明年,明年很可能第一季度需要以每月1次的頻率來上調準備金率;而明年的第一次上調,預計會在1月15日至25日之間發生。
美國銀行及美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預計接下來,政府會對信貸進行直接的干預,但是明年新增信貸款不會低于6萬億元,預計將是6.5萬億至7萬億元之間。明年將有三至四次的加息,每次加25個基點。(早宗)
【關鍵詞】 信貸
明年新增數量只會略低
全面緊縮不會發生
“積極穩健、審慎靈活”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健不代表收緊銀根,亦不等同于緊縮貨幣政策。明年新增信貸規模則只是比今年7.5萬億元“稍微低一點”,這意味著之前部分專家所預測的6萬億并不會達到,而很可能是7萬億元左右,全面緊縮不會發生。
昨日,針對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貨幣政策,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表示,穩健不代表收緊銀根,亦不等同于緊縮貨幣政策,而是“總量”概念,“比如一旦美國認為量化寬松政策導致資金過度流出,要以加息手段拉回資金,勢必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熱錢大退潮,這時我們的‘穩健’政策,就會變成注入資金及寬松貨幣政策”。
孫立堅教授在接受香港《明報》訪問時指出,因為明年是“十二五”的首年,通常外界以為中央會更強調產業結構轉型、可持續發展、民富等戰略內容,并意味高投資增長、高信貸,“但這次會議更為‘務實’,中央意識到如果忽視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中面臨的復雜挑戰、不能遏制通脹和泡沫問題,5年戰略就根本沒有保證,甚至成果也會被吸掉!
專家認為,貨幣信貸政策明年在把好流動性的同時,將更多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宏源證券高級分析師范為也稱:“之前市場擔心明年會控制通脹而狠剎信貸的情況不會發生,因為通脹容忍極限在提高,增長也要保證,所以明年投資市場很可能呈低開高走態勢,總體依然樂觀!保ㄔ缱冢
【關鍵詞】 住房
公租房或成保障“新主力”
明年房價走勢仍不明朗
外界關心的樓市調控和房產稅等在本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布的公告中未提及,如果政府不出臺新的調控手段,明年房價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這意味著我國保障房建設的黃金期即將來臨。
談及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的尹伯成受訪時稱,會議發布的公告中未提及房地產調控的字眼,“明年要進一步推進資源稅改革,當前通貨膨脹也比較嚴重,雖然明年會繼續收緊流動性,但距離出現實質性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些因素導致明年的房價上漲預期再加重。”他認為,如果現在政府不出臺新的調控手段,明年房價出現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
今年,中央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已經動用了財稅、金融,乃至限購等行政手段,依然難以壓制房價上漲勢頭,業界將房產稅看成了最后的底牌。近日,房產稅開征的傳聞再度浮現于市場,但此類消息已經在坊間多次流傳,且具體開征細節仍不明朗。
雖然外界關心的樓市調控和房產稅等在昨天權威渠道發布的會議報道中未提及,但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強化政府責任,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緩解群眾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難,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有關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我國保障房建設的黃金期即將來臨。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姜雪梅博士認為,公租房將成住房保障“新主力”,而住建部在要求各地方政府報送2011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時,也確定了這一方向。據介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政府責任,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動員令”,這將有助于解決保障房建設存在的資金等難題。
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一些政策和措施,加大對保障房建設的支持和監管力度,分別在公積金閑置資金支持保障房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比例、公租房建設和運營中的多稅收政策優惠、保障房建設監督問責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有關部門將繼續鼓勵各地探索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融資平臺,盡快建立起由政府主導的市場化投融資和建設機制,從而實現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早宗)
部門聲音
央行:
穩定物價放突出位置
央行昨日召開黨委會議,研究部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工作,會議表示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會議稱,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增強金融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會議表示,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外管局:
積極打擊“熱錢”流動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易綱主持召開局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外匯管理相關工作措施。
會議表示,未來外匯管理工作,將轉變管理理念和方式,扎實推進外匯管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順應經濟發展需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管,積極應對和打擊“熱錢”等異常跨境資金流動,維護國家涉外經濟金融安全;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努力實現外匯儲備資產保值增值。
證監會:
建設多層次市場體系
中國證監會昨日召開會議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并結合資本市場實際,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提出要求。
會議稱,未來將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完善市場體制機制,改進市場監管,進一步推動市場改革創新。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水平,積極發展場外市場、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目標,扎實工作,力求取得突破。(全景)
【關鍵詞】 產業
多產業將
迎來發展機遇
未來需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準確把握創新和產業轉型處于孕育期的特點,努力搶占未來發展戰略制高點”、“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節能環保、農業、現代服務業等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節能環保是唯一被提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賦予了較大篇幅。對此,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3萬億元。申銀萬國則發布報告稱,保守測算,2011-2015年環保產業投資年均增速將高達18%。
一位發改委官員評價稱,節能環保關系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對于人均能源資源嚴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我國來說,更具有戰略性意義。據了解,在生存環境惡化的今天,全球各個國家正在圍繞著節能環保展開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六項任務中,“推進發展現代農業,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單列一項。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現代化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農業的支撐保障任務日益艱巨。據農業部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50%,城鎮人口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大量農民轉移進城,為推動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也擴大了農產品的市場需求,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空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壯大服務業規模,全面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相關專家表示,當前,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要求,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強勁的動力。從實踐來看,現代產業體系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新興產業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既可以為服務業提供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也可以為服務業創造多領域的發展空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需求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三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了結構調整的思路和方向。具體到需求結構上,會議提出的重點十分明確。比如在談到增強消費拉動力時,不再提家電下鄉等短期刺激消費政策,而是提到要“重點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指出,在收入分配改革困難重重,家電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不可持續的情況下,培育新的消費熱點顯得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