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監督將緊抓重點檢查和長效監管
2011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即將在5月拉開帷幕。檢查前夕,財政部駐江西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下稱“江西專員辦”)日前在南昌特別召開了江西省中央財政會計監督工作會,以加強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會計執業質量檢查的重視,從而推進會計行業發展。
這是江西專員辦近年來召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工作會議。江西省政協副主席胡幼桃出席會議并講話,江西省財政廳、國資委、國稅局、證監局、注協的有關負責人應邀參加。同時,駐贛中央工業交通企業、上市公司和部分地方大中型企業單位主管領導和財務負責人、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等150多人前來參會。
會上,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局長吳奇修指出,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可能會在應對各種挑戰時存在各種問題,而會計信息無疑是財政、稅收、審計、金融等監督檢查最重要的切入點,會計監督需要突出重點,不斷創新。
將集中力量檢查重點行業
財政部開展會計監督已經積累了10余年的經驗,但是,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其中,34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57家企業年度收入超過1000億元。吳奇修說,如果這些企業出現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和國際影響不可估量。
面對數量龐大的監管對象。
吳奇修認為仍然要堅持突出重點,加大力度。
在吳奇修講話中記者了解到,涉及國計民生、基礎設施、能源交通、節能環保、教育醫療、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 點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仍然將成為會計監督的主要對象。
據了解,過去12年中,財政部組織各地專員辦和財政部門對包括鋼鐵、石化、電信、外貿、金融、醫藥、房地產等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及投資者和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行業展開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至于檢查內容,吳奇修強調,要重點關注公共投資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帶動效應,與財政增收節支結合在一起。嚴肅查處偷逃稅款和套取、挪用財政資金的違規行為,檢查要與改進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提高就業吸納能力。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戰略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政審批事項也已經放開。可以預見的是,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越來越大,中小會計師事務所越來越多,兩者在業務規模和執業質量上可能出現兩極分化加劇。
在規范會計師事務所時,會計監督將與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相結合,整頓執業環境。吳奇修明確表示,將加大對會計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處罰和公開曝光力度,從而警示教育廣大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共同營造良好的會計工作環境和社會誠信體系。
優化內部制度設計探索長效監管
僅憑每年一次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會計執業質量檢查,很難對數量龐大的監管對象進行全面監管,因此,創新會計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吳奇修反復強調的內容。
據了解,目前全國合計有7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8萬多名執業注冊會計師和上千萬戶各類企事業單位。僅靠有限的財政監督機構的檢查和處罰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建立和完善懲防結合的會計監督機制,重視監督效應的長效性和可持續性,才是今后需要不斷探索的方向。
吳奇修說,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注冊會計師審計監督和財政等部門政府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推動各單位建立健全并有效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創造基礎條件。另一方面,要逐步擴大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覆蓋面,將高校、醫院等事業單位納入注冊會計師審計范圍,強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
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要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誠信建設和執業質量的行政監督,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整體業務水平和執業質量,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經濟警察的作用。
所謂長效機制更是需要從“根”上去解決問題,而不只是停在表面。所以,吳奇修強調要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分析,歸納出會計信息屢查屢失真的原因,改進制度設計,從制度層面提出改進管理、完善政策的對策建議。達到“發現一類問題,完善一項制度;檢查一戶企業,規范一個行業”的效果。
時間:2011-04-01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