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修訂計劃正在醞釀中
本報訊記者駱偉瓊報道針對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今年發布的合并財務報表、合營與聯營、公允價值計量等多項準則,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相關會計準則修訂或制定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謀劃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修訂計劃,以保持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
日前,財政部會計司司長楊敏在國際財務總裁協會聯合會第41屆世界大會上發表講話時這樣透露。此次會議著重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的企業發展和財務總裁領導力,共同展望未來財務會計和會計準則的發展方向與前景。
楊敏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的改革和國際趨同成效顯著,舉世矚目,得到歐盟、世界銀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等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概括起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改革和國際趨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經驗。一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建成后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并得到平穩有效實施,達到了預期的經濟效果。二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進程做到了與國際準則的趨同互動,為國際準則的完善做出了積極貢獻。三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其他有關國家或地區會計準則的等效互認,促進了雙邊貿易和資本流動。
“在國際政治經濟金融格局正在重構的背景下,我們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繼續貫徹落實持續趨同路線圖,積極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修訂工作。”楊敏說。
一是貫徹落實持續趨同路線圖,密切跟蹤國際準則最新變化,研究開展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修訂。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對國際財務報告準 則進行了多項修訂,對此,我國將繼續密切跟蹤國際準則的最新變化,一方面加大準則項目組對重大準則項目的跟蹤研究力度,通過信函、電話或會議等多種形式積極向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反饋意見;另一方面,將繼續邀請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有關專家來華進行實地調研,聽取各界意見和建議。
二是積極做好與歐盟等主要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準則等效互認工作,促進雙邊或多邊資本市場發展。為奠定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的良好基礎,并降低中國企業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企業到對方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成本,促進雙邊或多邊資本流動和貿易增長,作為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之一,中國將繼續推進與歐盟在會計準則最終等效互認方面的相關工作,并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做好與美國等其他主要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準則等效互認工作,實現互利共贏。
三是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新興經濟體特殊會計問題研究,為制定高質量的會計準則做出努力。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非常關注新興經濟體在應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存在的特殊會計問題。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未來發展和國際化進程中,中國將不斷深化與世界各國或地區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研究新興經濟體特殊會計問題,為制定高質量的會計準則做出努力。
本次大會由國際財務總裁協會聯合會與中國總會計師協會聯合舉辦,是國際財聯首次在中國大陸召開的年會,也是國際財聯世界大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會嘉賓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盛會。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等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共計4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時間:2011-09-26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