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的未來是什么?以“人人財務”賦能業務,讓數據來說話
對于近期在財務管理領域產生的新的變化,這是“組織生態擴大,平臺經濟漸成主流”,在這一變化之中,企業要么成為為消費者提供價值的生態平臺,要么成為平臺上的一個消費者。提到平臺賦能,以阿里巴巴為例,闡述了“個體迅速崛起,數字賦能協同共生”這一趨勢。阿里通過互聯網給個體和消費者的賦能獲得了更大的能量,大家聚在一起協同共生,而這也代表著一個“人人財務”的時代已經來了。
在這個“人人財務”的時代里,行業價值鏈在重構,核心競爭力也在重塑。談到這一個問題,“產業鏈開始去掉中間環節、用技術服務客戶、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改變,也因此涌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財務管理新的案例”。在產業重塑的過程中,商業也在逐漸回歸本質。這個所謂的本質是什么?“以客戶為核心,成就客戶”是徐少春給出的答案,因為其認為,“財務要賦能業務,要和業務一道為客戶創造價值,而不只是躲在財務辦公室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是推動財務智能化的關鍵因素,稱之為“劃時代”。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的涌現將推動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而這些新的技術讓社會的工作方式產生了改變。企業需要改變,而且每一個領先的企業都在發生劇烈變化。對此,認為未來財務、數字將全部交給機器人,財務人員更多的時間就是分析、洞察,幫助企業決策者提供最實時的、準確的、有效的支持。除了上述談到的“財務管理新世界”的變化,還就“財務到底如何轉型”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度解讀。將財務轉型分為4種類型,分別為:治理方式轉型、模式轉型、服務轉型及思維模式轉型。其認為,企業原來的財務組織、財務人員和財務一系列政策要轉變,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中形成的EBC概念遠遠超越了過去的ERP概念,企業的業務能力才是核心競爭的優勢所在。為了論證這一觀點,結合國際分析機構研究,提出財務能力的分析公式,即財務能力Capability=思維模式×數字化技術×企業實踐。其中,數據在決策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當今時代就要讓數據來說話,讓數據來決策。
時間:2020-02-26 責任編輯:chenzhife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