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長軸畫卷昭告立志從事注冊會計師職業的有為青年:注冊會計師資格準入門檻將呈現“兩階段、6+1、寬口徑、厚基礎”的新變化。
所謂“兩階段”,是指考生只有越過專業階段的臺階,才能參加高級階段的測試。惟有“兩階段”成績合格者才能最終獲得中國注冊會計師全科資格證書。
所謂“6+1”,是指基于專業階段的“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新增)”6項考試科目,加上高級階段的1科綜合測試,形成完整的考試科目體系。
所謂“寬口徑”,是指在現行5項考試科目的基礎上,著力體現《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關于考生應具備的組織和企業相關知識內容,增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這意味著考試指針不再停留于傳統審計層面,而是指向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等環境下的現代審計層面。換言之,就是指向風險導向審計所需的知識層面。
所謂“厚基礎”,是指不僅測試考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應用技能和基本職業道德要求,還要測試在注冊會計師職業環境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的能力,以及“保持職業價值觀、道德與態度”等綜合能力。換言之,注重的是考生“執業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冊會計師國家基本考試制度的確立,旨在調整考試難度、優化考試結構、豐富考試內容、打造中國注冊會計師走向國際的“通行證”。這一基本考試制度的創新,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成果,是對接《中國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的具體成果,是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同類考試經驗的具體成果,也是落實財政部副部長王軍等領導同志“縫縫補補不行,要革故鼎新”要求的具體成果。
這一基本考試制度確立的意義還在于,現有的考試模式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考、用偏離現象,命題指導思想與注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框架之間缺乏有效的默契。因此,創新考試理念,把握考試趨勢,轉變考試方式,對于引導考生走“考、用結合”的道路,進而推進行業人才培養戰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然,如何在專業階段考試命題中體現風險導向審計條件下的知識儲備,如何在高級階段考試命題中體現多元實務操作基礎,以及如何與境外行業組織實現資格等效認同,都是實施國家基本考試制度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好在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印滿星光的“準考證”靜候頒發……
(中國會計報 張連起 2008-9-4)
(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