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大綱是《稅法( I )》的續篇,主要介紹我國的所得稅、財產稅和行為稅等的主要內容。所得稅是《稅法( Ⅱ )》中最主要的部分,由于所得稅自身的特點,計算應納稅額時必然涉及收入、成本、費用、銷售稅金和損失等主要因素,因此,在計算某納稅人實際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時,有可能涉及《稅法( I )》中相關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這是學習《稅法( Ⅱ )》時應該特別注意的。
導 論
(一)熟悉現行所得稅的構成情況及類型
(二)熟悉現行財產稅的構成情況及類型
(三)了解現行行為稅的構成情況及特點
第一章 企業所得稅
一、概述
(一)熟悉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二)熟悉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原理
(三)了解各國企業所得稅的一般性做法
(四)熟悉我國企業所得稅的制度演變
(五)了解我國企業所得稅的作用
二、納稅義務人與征稅對象
(一)熟悉納稅人的主要類型
(二)熟悉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及所得來源
三、稅率
(一)掌握基本稅率的規定
(二)熟悉低稅率的適用范圍
四、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一)掌握收入總額的確定
收入總額包括基本收入和特殊收入兩部分。基本收入包括:銷售貨物的收入、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和紅利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人;特殊收入主要包括:分期收款方式取得的收入、產品分成方式的收入、發生非貨幣性交換的收入等。
(二)掌握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
不征稅收入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權益性投資收益等。
(三)掌握扣除項目的原則、范圍和標準
扣除的范圍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
扣除的項目及其標準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支出、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利息費用、借款費用、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租賃費、公益性捐贈支出等。
(四)掌握不得扣除的項目
不得扣除的項目主要包括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企業所得稅稅款、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超過規定標準的捐贈支出、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等。
(五)掌握虧損彌補的規定
五、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掌握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
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折舊范圍、折舊依據和方法、折舊年限。
(二)熟悉生物資產的稅務處理
生物資產的計稅基礎、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
(三)掌握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無形資產的攤銷范圍、攤銷方法及年限。
(四)掌握長期待攤費用的稅務處理
長期待攤費用的范圍和攤銷年限。
(五)熟悉存貨的稅務處理
存貨的計稅基礎、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
(六)掌握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
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在轉讓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準予扣除。
(七)掌握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差異的處理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計算。
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所得稅處理
(一)熟悉資產損失的概念
(二)掌握資產損失扣除的政策
現金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存款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應收、預付款項等壞賬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貸款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股權投資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固定資產或存貨盤虧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固定資產或存貨毀損、報廢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固定資產或存貨被盜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等。
(三)掌握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審批,資產損失確認證據,現金等貨幣資產損失的認定,非貨幣資產損失的認定,投資損失的認定。
七、企業重組的所得稅處理
(一)熟悉企業重組的概念
企業重組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以外發生的法律結構或經濟結構重大改變的交易,包括企業法律形式改變、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并、分立等。
(二)掌握企業重組一般性稅務處理的方法
(三)掌握企業重組特殊性稅務處理的方法
八、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的所得稅處理
(一)熟悉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的概念
企業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是指包括土地的開發,建造、銷售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著物、配套設施等開發產品的一系列經營活動。
(二)掌握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收入的稅務處理
(三)掌握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成本、費用扣除的稅務處理
(四)掌握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計稅成本的核算方法
(五)掌握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特定事項的稅務處理
九、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掌握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 不征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各項扣除金額 - 彌補虧損
(二)掌握境外所得抵扣稅額的計算
抵免限額 = 中國境內、境外所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條例規定計算的應納稅總額 × 來源于某國(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 ÷ 中國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
(三)掌握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所得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 = 應稅收入額 × 應稅所得率
或:應納稅所得額 = 成本(費用)支出額 ÷ ( 1 一應稅所得率) × 應稅所得率
(四)掌握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掌握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
(六)掌握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稅收管理,主要把握 “ 收入額 ” 和 “ 應納稅額 ” 的計算公式
(七)掌握企業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有關所得稅問題
十、稅收優惠
(一)掌握減征與免征優惠
(二)掌握高新企業的優惠
(三)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
(四)掌握加計扣除的優惠
(五)掌握創投企業的優惠
(六)掌握加速折舊的優惠
(七)掌握減計收入的優惠
(八)掌握稅額抵免的優惠
(九)熟悉民族自治地方的優惠
(十)掌握非居民企業的優惠
(十一)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優惠
(十二)掌握其他有關行業的優惠
(十三)掌握其他優惠
十一、源泉扣繳
(一)熟悉扣繳義務人
(二)掌握扣繳方法
(三)掌握稅源管理
(四)熟悉征收管理
(五)掌握股權轉讓所得的管理
(六)熟悉后續管理
(七)熟悉法律責任
十二、特別納稅調整
(一)掌握特別納稅調整概念
特別納稅調整是指企業與其關聯方之問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調整。
(二)掌握關聯申報管理
(三)熟悉同期資料管理
(四)掌握轉讓定價方法管理
(五)熟悉轉讓定價調查及調整管理
(六)掌握預約定價安排管理
(七)熟悉成本分攤協議管理
(八)熟悉受控外國企業管理
受控外國企業是指根據所得稅法的規定,由居民企業,或者由居民企業和居民個人(以下統稱中國居民股東,包括中國居民企業股東和中國居民個人股東)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低于所得稅法規定稅率水平 50% 的國家(地區),并非出于合理經營需要對利潤不作分配或減少分配的外國企業。
(九)掌握資本弱化管理
(十)熟悉一般反避稅管理
(十一)熟悉相應調整及國際磋商
(十二)熟悉法律責任
十三、征收管理
(一)熟悉納稅地點
(二)熟悉納稅期限
(三)掌握納稅申報
(四)掌握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五)熟悉合伙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六)熟悉新增企業所得稅征管范圍調整
(七)掌握境外注冊中資控股企業所得稅管理
(八)熟悉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口徑問題
(九)熟悉非居民企業所得稅管理若干問題
(十)掌握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的填列方法
第二章 個人所得稅
一、概述
(一)了解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
(二)熟悉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三)了解個人所得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對象
(一)熟悉工資、薪金所得的內容
(二)熟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內容
(三)熟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內容
(四)熟悉勞務報酬所得的內容
(五)熟悉稿酬所得的內容
(六)熟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內容
(七)熟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的內容
(八)熟悉財產租賃所得的內容
(九)熟悉財產轉讓所得的內容
(十)熟悉偶然所得的內容
(十一)熟悉其他所得的內容
三、納稅人
(一)熟悉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的判定標準
(二)掌握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的納稅義務范圍
(三)熟悉所得來源的確定
(四)熟悉扣繳義務人
四、稅率
(一)了解稅率設計的原則
(二)掌握適用稅率的具體規定
(三)掌握稿酬所得減征、勞務報酬所得加成征稅的規定
五、計稅依據的確定
(一)掌握計稅依據的一般規定
(二)掌握計稅依據的特殊規定
六、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掌握工資、薪金所得的計稅方法
(二)掌握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計稅方法
(三)掌握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計稅方法
(四)掌握勞務報酬所得的計稅方法
(五)掌握稿酬所得的計稅方法
(六)掌握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計稅方法
(七)掌握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的計稅方法
(八)掌握財產租賃所得的計稅方法
(九)掌握財產轉讓所得的計稅方法
(十)掌握偶然所得的計稅方法
(十一)掌握個人所得稅的特殊計稅方法
扣除捐贈款的計稅方法;境外繳納稅額抵免的計稅方法;兩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項目收入的計稅方法;對從事建筑安裝業個人取得所得的征稅辦法;對從事廣告業個人取得所得的征稅辦法;對演出市場上個人取得所得的征稅辦法;年終一次性取得獎金的計稅方法;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的計稅方法;高級管理人員行使股票認購權取得個人所得的計稅方法等。
七、減免稅優惠
(一)掌握免稅的項目
(二)熟悉減稅的項目
(三)熟悉暫免征稅的項目
(四)熟悉納稅人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時的審批原則
八、申報和繳納
(一)熟悉源泉扣繳的納稅申報方法
(二)熟悉自行申報納稅的方法
(三)熟悉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四)熟悉對律師事務所從業人員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五)熟悉醫療機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六)熟悉提高了個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起征點后,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七)熟悉股權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
九、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
(一)熟悉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及納稅人
(二)熟悉稅率
(三)掌握查賬征收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四)掌握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熟悉稅收優惠
(六)熟悉征收管理
(七)掌握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個人所得稅匯總申報表及填報方法
第三章 土地增值稅
一、概述
(一)熟悉土地增值稅的概念
(二)熟悉土地增值稅的特點
(三)了解土地增值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率
(一)掌握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二)熟悉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
(三)掌握土地增值稅的稅率
三、轉讓房地產增值額的確定
(一)掌握收入額的確定
(二)掌握扣除項目的金額
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費用;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財政部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
(三)掌握評估價格辦法及有關規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掌握轉讓土地使用權和出售新建房及配套設施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1. 計算增值額
增值額 = 收入額 - 扣除項目金額
2. 計算增值率
增值率 = 增值額 ÷ 扣除項目金額 ×l00%
3. 確定適用稅率
依據計算的增值率,按其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
4. 依據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 = 增值額 × 適用稅率 - 扣除項目金額 × 速算扣除系數
(二)掌握出售舊房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三)熟悉特殊售房方式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五、減免稅優惠
(一)掌握一般減免稅的規定
(二)熟悉特殊減免稅的規定
六、申報和繳納
(一)熟悉申報納稅的程序
(二)熟悉納稅時間和繳納方法
(三)熟悉納稅的地點
(四)熟悉相關單位的責任與義務
(五)了解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增值稅的清算管理
第四章 印花稅
一、概述
(一)熟悉印花稅的概念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的應稅經濟憑證所征收的一種稅。
(二)了解印花稅的特點
(三)了解印花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范圍和納稅人
(一)掌握印花稅的征稅范圍
各類經濟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和權利;許可證照等。
(二)掌握納稅人的具體規定
三、計稅依據、稅率和減免稅優惠
(一)掌握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從價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從量計稅情況下計稅依據的確定。
(二)掌握稅率:比例稅率;定額稅率
(三)熟悉減免稅優惠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與申報繳納
(一)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1. 按比例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應納稅額 = 計稅金額 × 適用稅率
2. 按定額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
應納稅額 = 憑證數量 × 單位稅額
(二)熟悉印花稅的繳納方法
(三)熟悉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繳納印花稅的其他有關規定
(四)了解印花稅的稅票
(五)熟悉納稅人繳納印花稅的責任和義務
(六)掌握印花稅違章處理的規定
(七)熟悉納稅環節和納稅地點
(八)掌握印花稅的管理
第五章 房產稅
一、概述
(一)熟悉房產稅的概念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
(二)了解房產稅的特點
(三)了解房產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率
(一)熟悉房產稅的征稅范圍
(二)熟悉房產稅的納稅人
(三)掌握房產稅的稅率
三、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掌握房產稅的計稅依據
計稅依據設計的指導思想;計稅依據的形式。
(二)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 = 房產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 × 適用稅率
其中:房產計稅余值 = 房產原值 × ( 1- 原值減除比例)
四、減免稅優惠
(一)熟悉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房產的優惠
(二)熟悉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房產的優惠
(三)熟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房產的優惠
(四)個人擁有的非營業用房產的優惠
(五)經財政部批準免稅的其他房產的優惠
五、申報和繳納
(一)掌握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二)了解納稅的期限
(三)了解納稅的申報
(四)熟悉納稅的地點
第六章 車船稅
一、概述
(一)熟悉車船稅的概念
車船稅是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車輛、船舶(以下簡稱車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所征收的一種稅。
(二)了解車船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額
(一)熟悉車船稅的征稅范圍
(二)熟悉車船稅的納稅人
(三)了解車船稅的稅額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與代收代繳
(一)掌握車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購置的新車船,購置當年的應納稅額自納稅義務發生的當月起按月計算。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 = 年應納稅額 ÷l2× 應納稅月份數
(二)了解保險機構的代收代繳
四、減免稅優惠
(一)熟悉法定減免稅的規定
(二)熟悉特定減免稅的規定
五、申報和繳納
(一)熟悉車船稅的納稅期限
(二)熟悉車船稅的納稅地點
(三)熟悉車船稅的申報繳納
第七章 契 稅
一、概述
(一)熟悉契稅的概念
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
(二)熟悉契稅的特點
(三)了解契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稅率
(一)掌握契稅的征稅范圍
(二)熟悉契稅的納稅人
(三)了解契稅的稅率
三、計稅依據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掌握契稅的計稅依據
(二)掌握契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 = 計稅依據 × 稅率
四、減免稅優惠
(一)熟悉契稅減免的基本規定
(二)熟悉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免契稅的項目
五、申報和繳納
(一)熟悉契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二)了解契稅的納稅期限
(三)熟悉契稅的納稅地點
(四)了解契稅的征收管理
第八章 城鎮土地使用稅
一、概述
(一)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概念
城鎮土地使用稅是以國有土地為征稅對象,以實際占用的土地單位面積為計稅標準,按規定稅額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二)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特點
(三)了解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立法原則
二、征稅范圍、納稅人和適用稅額
(一)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稅范圍
(二)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
(三)了解城鎮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
三、計稅依據及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
(二)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應納稅額依據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和適用單位稅額計算。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 = 計稅土地面積(平方米) × 適用稅額
四、減免稅優惠
(一)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優惠的基本規定
(二)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優惠的特殊規定
五、申報和繳納
(一)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二)了解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期限
(三)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申報期限
(四)熟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地點
第九章 耕地占用稅
一、概述
(一)熟悉耕地占用稅的概念
耕地占用稅是對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征收的一種稅,它屬于對特定土地資源占用課稅。
(二)了解耕地占用稅的特點
二、納稅義務人
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
三、掌握征稅范圍
耕地占用稅的征稅范圍包括納稅人為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而占用的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耕地。
四、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
耕地占用稅以納稅人占用耕地的面積為計稅依據,以每平方米為計量單位。
應納稅額 = 實際占用耕地面積(平方米) × 適用定額稅率
五、熟悉稅收優惠
六、熟悉征收管理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290 |
購買![]() |
2門全套 | 精講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 | 58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前不過,下期免費 | 480 |
購買![]() |
2門全套 | 通關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當年不過,下年免費。 | 960 |
購買![]() |
科目 | 班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1000 |
購買![]() |
2門全套 | 協議班套餐:視頻課程(教材精講班+習題解析班+沖刺串講班)+講義資料+模考題庫+押題密卷+考試不通過,學費全額退(簽協議) | 200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120 |
購買![]() |
2門綜合版 | 模考題庫綜合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 | 240 |
購買![]() |
科目 | 版本和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初級會計實務》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經濟法基礎》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240 |
購買![]() |
2門實驗版 | 【題庫和模擬考試系統實驗版】:模擬考試+章節題庫+幻燈題庫+手機題庫系統+押題密卷,考前最后模擬考試成績合格而考試不通過者,退還全部費用。 | 480 |
購買![]() |
注冊稅務師《稅法(Ⅰ)》考試大綱 (2012-06-17 14:43:58) |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考試大綱 (2012-06-17 14:40:27) |
注冊稅務師《稅務代理實務》考試大綱 (2012-06-17 14:38:07)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七 (2012-06-17 11:07:24)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六 (2012-06-17 11:05:27)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五 (2012-06-17 11:00:20)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四 (2012-06-17 10:58:24)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三 (2012-06-17 10:55:51)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二 (2012-06-17 10:46:07) |
注冊稅務師稅法一模擬試卷一 (2012-06-17 10:4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