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披露是解決會計信息需求者與生產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重要裝置,是指上市公司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投資者決策的重要信息以公開報告的形式提供給投資者。按照披露信息的動機、內容分,可將信息披露分為自愿性信息披露和強制性信息披露。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作用及鼓勵措施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強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資者關系、回避訴訟風險等動機主動披露的信息。其主要內容有:管理者對公司長期戰略及競爭優勢的評價、環境保護和社區責任、公司實際運作信息、前瞻性預測信息、公司治理效果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提高股票流動性。投資者相對相信那些具有較高的披露程度的公司,任何股票交易都是在一個公平的價格下發生的。自愿性披露提高了該公司股票的流動性。
降低資本成本。信息披露不充分時,投資者將承擔預期回報的風險。如果這種風險是不可變的,投資者就會要求增加回報作為承擔信息風險的補償。披露程度低的公司,信息風險高,其融資的資本成本也高。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將使企業的價值在市場中得到承認,有助于降低企業在市場中的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信息不對稱程度越高,成本 越高。因此,參與資本市場交易的企業自愿披露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并降低公司外部財務的成本。
傳遞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信號。富有才華的經理人員會自愿做出收入預期的激勵以顯示他們的才干。由于投資者通常通過企業的市場價值來判斷經理的管理能力,因此,如果投資者們越早推斷經理人有利好消息,越愿意相信經理人預測未來的能力。
利于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決策。自愿披露的信息是經理人員主動與投資者溝通的信息,反映了經理人員的真實動機。在了解經理人員真實動機的基礎上,與其他渠道獲取的信息分析比較,投資者能夠更準確地評價信息的質量。例如,經理人員在定期報告中預測未來的利潤會較大幅度的增長,如果沒有與其他信息(如行業市場分析、項目運作狀況、風險控制、內部管理與控制等)的分析比較,這一信息對投資者的決策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
為鼓勵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證券監管部門應考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準則》等政策法規中加入鼓勵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條款,以解決政策法規落后于公司實踐的矛盾。其次,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加強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市場監管,防止上市公司隨意披露虛假信息,維持市場秩序。
第三,充分發揮市場中介機構的作用,建立權威的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評價體系。
強制性信息披露的作用及執行基礎
如果披露收益小于成本,上市公司沒有自愿披露的動機,政府會通過制訂法規強制企業披露相關利益者應當獲得的信息。強制性信息披露是指法規明確規定的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的信息。其主要內容有:公司概況及主營業務、基本財務信息、重大關聯交易信息、審計意見、股東及董事人員信息等。強制性信息披露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保證市場公平和透明。強制性信息披露可相對解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減少價值的偏離,提高資本市場配置的效率。
均衡投資者間的信息獲取量。會計信息是分配財富和配置資源的主要依據。因此,會計信息在市場參與者間的分布狀態會影響財富和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然而,會計信息的分布極不均勻,表現在大中小投資者信息擁有量上的不平衡。強制性信息披露有利于減少會計信息在投資者間分布不均的狀態。
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強制性信息披露通過強制性規定迫使會計信息從上市公司向投資者流動,維護了投資者的利益,彌補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缺陷,并幫助小投資者發現并投資于高質量低風險的證券。
為了保證強制性信息披露的有效執行,要做好以下工作:1.完善相應的法規和準則。中國證監會自1993 年以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行為進行了從內容到格式的全面規范。為應對新出現的問題,證監會應不斷完善法規和準則。
2.加強監督。監管部門可從兩方面進行監督:(1)形式審查。監管部門依據會計信息披露準則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進行形式審查,重點檢查其是否存在重大遺漏、錯誤等。(2)實質審查。監管部門可以深入上市公司實地,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核實。會計師事務所應協助監管部門監督。
3.加大懲罰力度。監管部門對那些未按準則要求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應視情況給予程度不等的處罰,諸如: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暫停交易、強制退市以及啟動司法程序(進行民事賠償和刑事懲罰)等。而且,監管部門要將那些受罰的上市公司公布給公眾知曉。 (中國審計報 曾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