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期央票利率再下調 機構激辯降息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公布,當日發行的1年期央票參考收益率3.4875%,較上期下降了8.58個基點。而在上周二,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28個月以來首度下調1個基點。
作為貨幣政策的“風向標”,1年期央票利率連續走低,令降息預期越發濃厚。與此同時,此次1年期央票發行量達到520億元,為今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本周到期資金量僅560億元,引發了市場對央行態度的猜測。
這究竟是央行有意釋放貨幣政策放松信號,還是市場需求推動,機構對此分歧不小。
國泰君安昨日下午的研究報告稱,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連續下降且降幅顯著,再次釋放了貨幣政策全面轉向寬松的強烈信號。目前3.49%的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已經低于3.5%的1年期定存利率,這意味著央行已經釋放了降息的預期。
“可以確認央票發行利率已經出現下調趨勢,市場會出現減息預期,對于股市、債市是雙重重大利好。”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指出。
不過,金元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王晶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是市場倒逼央行,機構都報很低的收益率去投央票,央行不得不下調利率。二級市場收益率下降得太快了,所以這次央行發行量也上來了。”在王晶看來,央行并不想刻意釋放寬松信號,整體上還是想“維穩”,并不希望馬上轉入寬松。
石磊認為,本期央票發行規模較大,體現了機構投標踴躍,但對于關鍵的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而言,其利率不是投標單獨決定的,體現出了政策引導。
“這是市場情緒推動的,機構十分樂觀,報價很低。”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黃文濤告訴本報記者,“當前依然是負利率,央行應該不會降息。”
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亦稱:“都是機構認購熱情高漲引起的,還不能說是央行要釋放貨幣政策信號。”
東方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此次1年期央票發行規模增加至520億元,主要為了防止發行利率過快下降,央行不希望被市場理解為“降息預期增強”;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520億元的發行規模能夠覆蓋大部分的需求。
國泰君安預計央票發行利率下調步伐不會停止。“目前1年期央票3.39%的二級市場利率仍大幅低于發行利率10個基點,也意味著未來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仍將繼續下降,屆時降息預期將進一步加強。”
在樂觀的預期之下,截至11月15日收盤,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漲跌互現,整體仍顯寬松。其中,隔夜利率上升1.37個基點,報2.9125%;7天利率微跌0.92個基點,報3.2975%;2周利率下跌34.09個基點,報3.3949%,1個月期利率上升2.64個基點,報4.5622%。
央行周二并未進行正回購操作,但520億元的央票發行規模,已經創下最近半年來最高水平,本周到期資金僅為560億元,這意味著本周很有可能重啟凈回籠格局。
上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謹慎,共發行3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100億元1年期央票與20億元3個月期央票,全周到期資金1090億元,實現凈投放670億元,為央行連續第二周凈投放。
時間:2011-11-16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