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若想在內地順利展開境內個人人民幣業務,須在網點數量、產品及業務上向中資銀行看齊。剛被獲批開業的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余學強表示,由于外資銀行網點稀少,成立初期,將以網點建設為主要目標。東亞計劃今年增設的網點數量將超過去年的9家,預計在2010年前將分支機構總數提升至100家。渣打、匯豐和花旗也表示要將網點建設放在首位,不但在數量上超過去年,在地域分布上也會比以往更廣。
外資行不僅在網點數量上下功夫,質量上同樣不馬虎。與中資銀行不同,外資銀行在華分支機構有個“集群效應”的特色,喜歡在高檔地區扎堆設網點。如上海徐家匯、新天地都是外資銀行集中地,外資銀行往往在選擇同一條馬路,挨家挨戶的設網點。花旗某高管稱,這是因為外資銀行網點稀少的緣故。在高檔地區扎堆落戶,可形成規模效應,吸引高端客戶。他還表示,法人銀行成立后,外資銀行會在這一策略布點設網的基礎,將個人業務為主的分支機構開進社區。
此外,外資行還將大規模招兵買馬。東亞表示,今年員工招聘人數800至1000人,大大超過往年。在新員工招聘上,采取應屆大學畢業生進銀行基層工作,中層管理人員以有中資銀行工作背景者優先,高層人員則調用法人銀行母行高層人員擔任。
一元就開戶外資行“放低身段”攬客
匯豐、渣打等4家外資銀行成為首批獲準開業的外資法人銀行,這意味著人民幣100萬元存款的門檻限制被取消,外資銀行有望“零門檻”向市民提供人民幣服務。
據了解,已完成轉制并獲準開業的4家外資法人銀行中,東亞已宣布短期內不對本地居民的人民幣存款設門檻。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余學強表示,該行本地子銀行預計將于下月初正式營業。根據《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東亞中國可以接受國內居民的存款,接受存款金額最小單位僅為人民幣壹元。
余學強透露,此前,外資銀行零售業務,放貸較多,相當一部分外資銀行的存貸比遠高于75%的上限要求。由于網點少,沒有存款基礎,東亞在法人銀行開業初期,將不設存款門檻,也不收帳戶管理費。這樣可提高存款基礎,在5年內達到75%存貸比要求;同時提升東亞在內地的口碑,與其它高門檻的外資銀行形成差別化經營。
匯豐和花旗稱,目前離正式開業還有段時間。花旗銀行表示,新的法人銀行預計在未來幾周內正式開業,屆時該行將向中國境內公民提供人民幣零售業務及財富管理服務。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翁富澤希望匯豐能盡快開張營業。渣打方面則表示,渣打法人銀行開業后,無論是普通客戶還是高端客戶,都將會享受到渣打銀行國際一流水平的服務。在符合監管法規的情況下,新的法人銀行可望下月開業。屆時渣打將根據本地客戶的特點,按照他們的財富管理需求、金融需要及風險承受水平,為中國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專業人士認為,無論怎樣,要接受外資銀行的服務是需要一定成本的,市民還應量力而行。
中小銀行:不懼外資行“1元”策略
外資法人銀行會給中小內資銀行帶來多大沖擊?深發展上海分行個人信貸中心副總經理蒲尚泉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外資銀行參與個貸業務,有利于內資銀行提高業務效果,通過競爭促使業務數量擴大,盈利能力提高,降低風險程度。
蒲尚泉說,不應擔憂外資銀行的挑戰,而是歡迎態度。他認為,外資法人銀行涉足市場,對中小內資銀行的影響不會很大。原因有三:一是信息不對稱,國內居民不熟悉外資銀行;二是穩妥心理,對外資銀行還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三是門檻雖然降低,但外資銀行內部運作規范,風險把控與客戶分級很嚴格。
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個人業務部副總經理徐業東稱,中小銀行只要定位準確,與外資銀行不存在較大的“正面碰撞”。外資法人銀行降低服務本地居民的門檻,但今后走的還是中高端客戶路線。對內資銀行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吸引高端客戶,但這種影響早已存在。
網點優勢是外資銀行發展的瓶頸。蒲尚泉稱,中小銀行網點與大銀行相比較弱,但與外資銀行相比并不處于劣勢。在資金匯劃、信用卡使用等方面,外資銀行受到網點制約,迅速建立網絡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徐業東認為,就房貸業務而言,外資銀行網點少,可能導致客戶還款困難。房貸競爭仍將存在于高端客戶,外資銀行有可能把房貸與理財等增值服務結合。面對大量的中低端房貸,外資銀行的售后服務成本偏高。
另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也表示,外資法人銀行降低客戶服務門檻,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花旗銀行是第一家引入收費概念的銀行,收費目的就是為了“趕走”低端客戶。不過,該人士認為,外資銀行在汽貸業務有一定優勢。外資銀行可與本國汽車生產商合作。如一輛高檔車有20%的銷售利潤,貸款壞賬率控制在20%以內就可以承受。國內銀行的汽貸業務純粹為了賺取利差,沒有促進汽車銷售的因素,雙方就不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上,有的中小內資銀行很可能放棄。(每日經濟新聞 2007-3-22)
(zhe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