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紀琬獎學金頒獎
本報訊記者王凱報道16年前,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楊紀琬曾說,如果以后大家提起我,可以說,“在二十世紀后半葉的中國有一批會計迷,其中一個就是楊紀琬”。16年后的今天,又一批“會計迷”秉承大師遺澤,在會計理論研究中卓有建樹,獲得了2011年楊紀琬獎學金。
11月20日,在中央財經大學隆重舉行的2011年楊紀琬獎學金頒獎儀式上,2人獲得了優秀會計學術專著獎,7人獲得了優秀學位論文獎。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在頒獎儀式上說,我真誠期望未來的會計精英們,繼承楊紀琬老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樹立崇高的敬業精神和勇于創新的學術作風,培養求真務實、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態度,積極面對困難,不斷推動我國會計的國際化進程,提升我國會計理論體系的國際地位,為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乃至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應有的貢獻。
李勇指出,會計人才的培養非常關鍵,而頒發2011年楊紀琬獎學金,正是為了鼓勵更多的學術才俊。
他希望獲獎者以及廣大會計學人,深入研究國際領先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推動我國會計理論創新,結合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新現象,提出創造性的研究建議,解決經濟運行實踐中的會計難題,不斷豐富和完善我國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進一步提高我國參與制定國際會計標準的話語權。
李勇認為,未來的會計改革和發展,依然需要會計學界和實務界人士的攜手合作。這就需要全體會計人抓住發展機遇,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一方面,在會計學術界形成一種潛心研究、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良好學術氛圍,全面提升我國會計理論的研究水準和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在會計實務界形成一種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的學習風氣,培養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推動會計行業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曾經多次參加楊紀琬獎學金的頒獎,對于會計學術界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她深感欣慰。李衛紅說,自2003年以來,楊紀琬獎學金已經連續頒發了4次,楊紀琬獎學金能充分發揮名師效應、宣揚大師精神。楊紀琬獎學金取得的成功,極大地推進了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和會計事業的發展,也必將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衛紅表示,要通過楊紀琬獎學金的評選和宣傳,繼承大師事業,秉承名師風范,傳承宗師精神,讓每一個會計后輩都能明確自身的責任,拓展自己的能力,努力成為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第一,踏踏實實地從事會計研究。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才,要有嚴謹務實的治學理念,科學的懷疑精神,敏銳的專業眼光,國際化的研究視野,去潛心開展會計研究。第二,誠實守信地從事會計工作。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不僅要有豐富的會計理論,熱心參加會計實踐,更要有誠信的理念、契約的精神、謹慎的態度,去真實記錄數字背后的故事。第三,熱心、耐心地從事會計教育。高素質的會計人才要有甘做人梯的奉獻精神,要擅長傳播會計知識,能把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有機結合,同時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熱心去剖析數字背后的規律。
中國會計學會會長、原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長金蓮淑受楊紀琬獎學金管理委員會的委托,就“2011年楊紀琬獎學金”評獎情況進行說明并宣布獲獎者名單。其中,武漢大學副教授李青原的專著《制度環境、會計信息質量與資本配置》、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應唯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周南合著的《中國XBRL分類標準問題研究》,分別獲得楊紀琬獎學金優秀會計學術專著獎。鄧路、劉昌勝、吳艷琴、祝繼高、張正勇等5人獲得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金韻韻、欣憶獲得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
據了解,自今年起,楊紀琬獎學金由財政部科研所移交中國會計學會,評選工作由中國會計學會組織實施。
教育部原部長助理楊周復、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員王世定、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等出席了頒獎儀式。參加本次頒獎儀式的還有駐京各大院校的師生、新聞媒體代表300余人。財政部會計司司長楊敏主持了頒獎儀式。
楊紀琬教授是新中國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之一,在長達半個多世紀里,為我國會計法制和會計制度建設、會計改革和會計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我國會計界的一代偉人。
為紀念楊紀琬教授,弘揚其嚴謹的治學精神,一些會計社會團體、會計師事務所、會計軟件公司及社會公眾以單位或個人名義捐贈籌資設立了“楊紀琬獎學金”,每兩年頒獎一次,用于獎勵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和會計學術專著的作者,以更好地推進我國會計人才培養和會計事業的發展。
時間:2011-11-26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