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某些媒體報道河北省滄州市審計局一審計組在審計期間接受被審計單位吃請,審計人員張某猝死在酒店門前一事,審計署即派出專門調查組赴河北展開調查。近日,根據調查結果,又就這一事件的主要責任單位―――滄州鹽山電網審計組違反審計紀律問題發出通報。通報強調:“各級審計機關要從中深刻吸取教訓,保持清醒頭腦,舉一反三,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以‘外抓紀律、內抓管理’為重點,強化廉政建設和審計紀律,不斷提高廣大審計干部廉潔從審的自覺性。”“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建設一支經得起各種考驗的審計隊伍。”這充分說明,作為最高審計機關的審計署對審計機關廉政建設的高度重視,以及決心之大,要求之嚴格。
這些年來,人們對審計充滿敬意,對審計機關充滿信任,對全國八萬審計干部充滿期待,或許正是這樣一種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這樣一種信任和期待,讓審計長李金華和各級審計機關及八萬名審計干部倍感事業的崇高和責任的重大,也倍加珍視珍惜珍重珍愛全國人民給予審計機關的這份無言的榮譽。難怪有的審計人員在網上看到“審計都如此,誰還可信賴?”的網貼,難過地哭了;難怪李金華審計長對此事迅即批示,要求一定要“認真反思”;難怪審計署和河北省審計廳對這個發生在基層審計機關的事件如此高度重視。
有人說,人們對這個調查結果的期待并不亞于對審計機關查出問題如何披露的那份期待。為什么會如此,應當說就因為這件事是發生在審計機關,而且發生在審計期間的審計人員身上。盡管這件事的實際情況和嚴重程度或許與某些報道有一定的出入,但善良的人們對這件事的期待和關注是有理由的,因為廣大人民群眾對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對審計長李金華的深深愛戴和愛護的情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也正因如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這件事,廣大人民群眾自有自己的是非評判,相信決不會因為這個個別事件而影響了他們對一貫熱愛事業,忠于職守,廉潔從審的各級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的客觀評價和充分肯定,更不會因此而動搖他們對審計機關和他們心中鐵面無私的審計長的敬重和信任之情。
但是,對于審計機關和廣大審計人員而言,有一點是絕不可忽視的,那就是像李金華審計長批示的那樣,對這件事一定要高度重視,要“認真反思”,要引以為戒。因為只有這樣,才真的是不負廣大人民群眾對審計機關高度信任和深深愛戴的情感。
或許這本來是一件不該發生的事情,但是為什么發生了,為什么會引起如此震動?說到底,就因為它發生在審計機關,發生在審計期間審計人員接受了被審計單位的吃請。這對于監督者―――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而言,不能不說是犯了一個致命的大忌:職業的客觀獨立性受到了挑戰――吃人家的嘴短。盡管從調查組調查的情況看,這個審計組和這次審計并沒有像某些媒體說的那樣在被審計單位大吃大喝,更沒有發現因為接受“吃請”而拿審計作交易,從而影響審計質量的問題,甚至沒有發現死者之死與飲酒有直接關聯的證據。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一切該說清楚,而且也完全能夠說清楚的事實和細節,皆因接受了被審計單位的“吃請”而變得說不清楚了;一切的解釋和辯白都變得蒼白無力了。這就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因為職業的要求,一旦越“雷池”一步,所面對的最殘酷、最尷尬、最無奈的局面和現實。可見,“一條魚腥了一鍋湯”的后果和影響是多么不可小視,“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教訓是多么該深深記取,一定要引以為戒啊!正如李金華審計長和審計署黨組一再告誡和提醒的:“廉政和質量是審計的生命線!”“在廉政問題上審計機關絕不可高枕無憂。”盡管不該因一事一人而定論什么,但因為某人某事或某種行為的發生,卻無法不讓人們對某些問題或某個方面提出質疑,難道這不是這個事件留給我們的一個相當殘酷的現實和相當深刻的教訓嗎?難道我們不該從這個不該發生的事件中,很好地得到反思和牢牢地記取些什么嗎?!如果能如此,這件事或許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會警示和激勵我們的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職業紀律面前,更加懂得珍惜廉潔操守和職業謹慎是多么的重要和不可忽視,從而會以一個更加完美和更加值得信賴的形象展示在廣大人民群眾面前。
當然,這個事件也不能不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反思:如果審計署提出的“八不準”審計規定在各級地方審計機關也能得到實行,如果各級地方政府也能像國務院那樣,把審計機關真正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部門在審計經費上基本予以保障,是不是就會大大減少甚至根本杜絕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審計期間因不得不由被審計單位接待和“吃請”而更容易出現的違紀現象呢?(中國審計報 中國審計報評論員 200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