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專題課題組昨日(29日)提交的報告預測,2007年GDP增長率為10.0%,CPI為2.3%左右。
報告預計,2007年我國GDP會呈現先小幅回落、后小幅回升的增長態勢,但仍會保持較快增長。對2007年四個季度GDP增長率的預測值分別為10.20%、9.85%、9.80%和10.05%,2007年上半年和全年GDP增長率分別均為10.0%;2007年CPI會呈現先走高、后回落的態勢。前三季度,CPI會持續走高,四季度CPI同比漲幅會明顯回落。對2007年四個季度CPI同比增長率的預測值分別為2.35%、2.25%、2.50%和1.90%,2007年上半年和全年CPI增長率均為2.30%。
報告認為,影響未來價格水平向上的因素是:居民價格上漲預期仍然較高,可能繼續回升的國際原油和有色金屬價格,糧價小幅上漲的壓力,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等。影響未來價格水平向下的因素是:投資增速的回落,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和部分消費品、生產資料的產能過剩。此外,加強流動性管理,將有利于保持價格穩定。(記者 郭鳳琳)
人民銀行研究局:當前價格走勢與未來趨勢分析[全文]
一、主要物價指標的變動態勢
(一)CPI同比漲幅提高,但非食品CPI變動不大(二)PPI同比漲幅回落,采掘業產品價格同比下降(三)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漲幅明顯回落,有色金屬價格回落較快(四)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水平總體平穩,黑色金屬價格環比連續上升(五)糧油價格漲勢趨緩,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漲幅擴大(六)企業商品價格漲勢趨緩,煤電價格上升明顯
二、主要資產價格走勢
(一)新房價格漲幅略有回落,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提高(二)房屋租賃價格環比繼續上漲,同比漲幅回落
三、主要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動狀況
(一)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加快,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二)土地交易價格同比漲幅提高,工業倉儲用地價格漲幅提高較多
四、國際價格水平的基本概況
(一)出口價格同比漲幅提高較多,進口價格相對穩定
(二)國際原油價格回升
(三)國際銅價有所回升,鎳錫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農產品價格有所回落[點擊詳細]
國家統計局:中國宏觀經濟景氣處于穩定區間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記者劉錚)國家統計局28日公布了今年2月份中國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指數:106.7點,處于穩定區間。
此前三個月的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指數依次是:106.7點、104.0點、104.0點。自2002年11月開始,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指數絕大部分月份略高于100點,總體處于穩定區間,個別月份趨熱。
統計局:前2月全國工業利潤增幅超四成央行最新數據:儲蓄持續向股市搬家2007年1月份我國金融運行健康平穩1月新增存款同比銳減96.4%
央行調查:近9成居民認為當前物價過高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記者王優玲)中國人民銀行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城鎮居民收入顯著提高,近九成的居民認為當前物價“過高或偏高”。
調查顯示,收入提高季節性因素比較明顯,但今年居民對收入增加的感受尤為強烈,其同比增幅躍升8.7個百分點,創調查以來同比最大增幅。主要原因是最低生活保障、離退休人員和公務員工資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明顯增加了居民收入。
?聚焦央行城鎮儲戶問卷調查?
2007年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進行了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0000份。調查結果顯示:
居民收入:城鎮居民收入顯著提高,未來收入預期季節性高位回落――城鎮居民對2007年2季度收入預期季節性高位回落,但總體保持樂觀態度。未來收入信心指數為25.1%,比上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但為調查以來同期最高水平。
城鎮居民對物價上漲反映較為強烈,低收入階層對物價上漲更為敏感;未來物價預期高位徘徊――有44.3%的居民預期未來物價上升,盡管此比例比上季度回落6.5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卻提高15.6個百分點。
股市的財富效應激發了居民的投資熱情,居民購買股票或基金的意愿創歷史新高――1季度問卷調查顯示,盡管居民擁有最主要金融資產仍為儲蓄存款,但持這種看法的居民比例連續三個季度下降,本季更是降至59.4%,為調查以來的最低點。這種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
不同收入階層購房意愿差異較大,中高收入階層購房意愿依然較強――1季度問卷調查顯示,總體看居民的購房意愿有所回落,回答未來三個月有購房打算的居民比例,從上季度的17.5%降至16.5%,下降1.0個百分點。但具體分析不難發現,不同城市和不同收入水平對此問題判斷差異較大。(新華網 2007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