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行業做大做強須業務拓展和機構建設兩手抓
進入“十二五”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資產評估行業應該如何解決現實困擾、實現做大做強?日前,在成都召開的2011年全國資產評估行業執業監管工作會議上,來自各地方資產評估協會和評估機構的代表約200人就此議題展開討論,并達成共識:評估機構做大做強須主抓業務拓展和機構建設這兩個關鍵問題。
業務拓展日益迫切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起源于國有企業改制,對于其在為企業改革、市場經濟建立和資本市場發展服務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證監會會計部巡視員兼副主任姚峰給予了肯定。
但是,評估行業目前的業務呈現出“一次性”的特點,而且在部分地方存在業務萎縮和發展停滯的現象,這成為制約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
對此,財政部企業司司長、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劉玉廷指出,評估行業要深入發現和研究社會需求,在鞏固和挖掘傳統業務的同時大力拓展資產評估業務范圍,這是行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和基石。尤其是面臨“十二五”時期的機遇和挑戰,加強業務拓展顯得更加迫切。
關于具體的業務拓展范圍,劉玉廷提出,評估機構可以大力開拓評估咨詢業務、開展財政資金績效評估、企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以及林權、珠寶、海島等專項資產評估。
北京評協代表表示,目前北京評協正在積極研究一些特殊的新的業務領域,發現了一些實際操作難點,建議中評協能夠出臺相關的專業標準、專業指南或者意見給予支持。
同時,部分地方評協代表反映,在將中小評估機構發展與服務當地經濟尤其是縣域經濟發展聯系起來方面可以有所作為。另外,評估機構的法定業務較少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個因素,這方面如何有所突破是今后整個評估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在開拓行業業務范圍方面,與會人士一致認為,切忌“等、要、靠”,評估機構還需在行業管理部門的指引下結合自身情況主動出擊,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
加快機構建設很關鍵
面對日益快速的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劉玉廷認為,評估機構必須適應新形勢,創新發展方式,加快發展步伐!霸u估機構的優化整合,是現階段行業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劉玉廷進一步指出,評估機構需要完善組織形式,在現有組織形式的基礎上可以推進母子公司試點,也可以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但他強調,無論是哪種組織結構的選擇,都要建立企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體系,因為評估機構開展管理咨詢業務,首先就是要強化機構的內部管理。
對于組織形式的選擇,部分地方評協代表認為評估機構應該考慮地域、市場戰略、注冊評估師的能力及機構的歷史沿革來進行綜合選擇,就母子公司而言,要在業務管理、人事管理、章程等方面處理好,不求虛大,而是扎扎實實地做強。
目前,財政部正在積極推動評估立法,以緩解困擾評估行業發展的“多種資格、多頭管理”等問題,改善評估行業的整體形象,同時,已經把修訂《資產評估機構審批管理辦法》提上日程,擬在新辦法中增加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細化對評估機構變更行為的處理,并增加“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2章,從立法上為評估行業做大做強創造條件。
時間:2011-06-03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