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訊20斤芹菜只值一個燒餅錢,萵筍8分錢一斤也沒人要,本報連續多天報道了鄭州
市中牟芹菜和惠濟區萵筍難賣的問題,引來客商如云。
客商紛紛來買菜
“大河報報道后,各地客商爭相來買萵筍,截止到上午10點我們市場已賣出了20多萬斤萵筍。”昨天上午10時30分,在惠濟區毛莊批發市場,該市場負責人毛金東說,這幾天新鄉、焦作的客商爭相來購買萵筍,萵筍銷售形勢好轉不少。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惠濟區張莊村,在村頭,只見一排三輪車停在大街上,車上裝滿了萵筍。在村中央的一片空地上,堆了一堆萵筍,旁邊,正道思達超市的工作人員正在給萵筍過秤。“我們今天要來收購6萬斤萵筍,估計會夠100多個超市賣兩天,賣完后,再來拉。”正道思達超市生鮮部采購經理巴延青說。
賣菜難頻發期待銷售模式轉變
記者注意到,菜賤傷農之事并不是今年才有。“菜農把握市場的能力很弱,弄不好就會出現賣菜難問題。”河南農業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馬新明院長說,在一些蔬菜種植發達地區,銷售有專人負責,如“農超對接”(農產品生產者與超市對接)就是化解菜農種菜風險的一個有效辦法。
河南華潤萬家超市有限公司生鮮采購部經理張雄說,在河南,由于蔬菜生產合作社發展不規范,不專業,“很少聽說有蔬菜合作社和超市順暢對接的例子”。
據有關人員介紹,在惠濟區古滎鎮程莊,專業蔬菜合作社試點已獲得初步成功,村民給蔬菜合作社打工,不用管銷售。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