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今后主攻方向
“從管理上講,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越高越差。”“現在是一個價值鏈競爭時代,產品的競爭往往是全價值鏈管理的比拼。”“‘擰毛巾’式成本管理的降本增效空間很有限,戰略成本管理是大方向。”……日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顧惠忠在南京參加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2學術年會暨第25屆理論研討會時結合集團發展實際和面臨的經濟形勢,詳細闡述了中航工業的“成本管控經”。
顧惠忠列舉了國家有關部門最新公布的4月份經濟數據,他說,從整體情況看,我國企業的規模在增長,但是效益卻在下降,這表明企業的成本管理壓力在增大。
中航工業同樣面臨著企業經營規模與效益反向的問題。
顧惠忠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要實現有效的成本管理不能單靠簡單的“擰毛巾”,以強創新、提效率為重點的戰略成本管理 將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成本管控是財會領域的永恒話題。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大環境下,世界各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我國當然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正面臨著一定的增速下滑、通脹高企等壓力,成本管理作為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中航工業的做法無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借鑒。
要管控成本,必須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降低產品的單位固定成本。顧惠忠建議,企業可以酌情采取鼓勵增長和營銷的財務激勵措施,針對技術、管理、市場三類核心人才給予股權和分紅權激勵,為客戶提供租賃、賣方信貸等服務,讓客戶“想買,買得起”。
“全價值鏈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顧惠忠說,具體涵蓋設計成本管理、生產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人工成本管理等環節,比如在采購成本管理方面,要合理采購,確保合理價位,減少不必要的庫存。在生產環節要減少廢品損失,提高勞動生產率。
“一個成功的設計絕對是技術與經濟的最佳融合。”顧惠忠說,從理論上講,一個產品經過設計環節,有90%以上的成本都已經基本確定了。在設計環節,財務成本管理要滲透到每一個技術層面。每個項目組既要有技術人員,也要有成本管理人員。就像制造一架飛機,既要符合技術的先進性,也要兼顧經濟性。
顧惠忠說,作為生產廠家,我們有時甚至與用戶方代表一起研究,哪些功能可以減,哪些功能可以降。一個成功的產品不一定是功 能最全的。就像現在大家都喜歡用的蘋果手機,如果功能更全、更高端,但價格有可能上萬元,那么它的市場銷售就不一定會這么好。
管理效率的提升空間也很大。
顧惠忠舉例說,比如以前生產飛機是一架一架的,現在則是脈動式的流水線作業,一批生產十幾架,那么產品的成本差異就會顯現出來了。再比如,我們有的大型設備價值上億元,可是利用率不高。相比之下,美國有的企業是一個人開兩個這樣的設備,我們是一個人開一個設備。美國企業的有些設備可能是24小時不間斷使用,我們只是做到了12小時運轉。“如果能夠實現更高效率的調度,這其中提升效率的空間還很大。”如何做到有效的成本管控?顧惠忠將其總結為“五個結合”:即企業的成本管理要與發展目標、技術經濟、企業價值管理、業績考核和長短期發展相結合。顧惠忠的經驗是:成本管理必須立足于戰略和市場,靠全面預算管理牽引,績效導向考核推動。以價值創造為標準,該投入的地方舍得投入。不斷創新成本管理,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時間:2012-06-17 責任編輯:wuc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