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會計資格《會計基礎》考試大綱——第一章 總論
第一章 總論
【基本要求】
1. 了解會計的概念
2. 了解會計對象
3. 了解會計目標
4. 了解會計準則體系
5. 了解會計的核算方法
6. 了解收付實現制
7. 熟悉會計的基本特征
8. 熟悉會計的基本職能
9. 掌握會計基本假設
10. 掌握權責發生制
11. 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會計的概念與目標
一、會計的概念與特征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1
單位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統稱。未特別說明時,本大綱主要以《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介紹企業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
會計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企業的會計工作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核算和監督,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會計的基本特征
會計的基本特征有:(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2)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5)會計采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三)會計的發展歷程
會計是隨著人類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發展并不斷得到完善。其中,會計的發展可劃分為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現代會計三個階段。
二、會計的對象與目標
(一)會計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
(二)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也稱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準,即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第二節 會計的職能與方法
一、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會計具有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兩項基本職能和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拓展職能。
(一)基本職能
1.核算職能
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2.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會計監督是一個過程,它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
(二)拓展職能
會計的拓展職能主要有:(1)預測經濟前景;(2)參與經濟決策;(3)評價經營業績。
二、會計核算方法
會計核算方法是指對會計對象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所采用的各種方法。
(一)會計核算方法體系
會計核算方法體系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登記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
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專門方法構成。它們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確保會計工作有序進行。
(二)會計循環
會計循環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驟反復運行的會計程序。從會計工作流程看,會計循環由確認、計量和報告等環節組成;從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看,會計循環由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登記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組成。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的起點。
第三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一、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即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經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作為計量尺度,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
二、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是指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基礎,包括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一)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也稱應計制或應收應付制,是指收入、費用的確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作為確認的標準,合理確認當期損益的一種會計基礎。在我國,企業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
(二)收付實現制
收付實現制,也稱現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標準,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以及部分行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的,由財政部在相關會計制度中具體規定。
第四節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質量要求
一、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二、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會計報告中所提供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基本規范,是使財務會計報告中所提供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二)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和現在的情況作出評價,對未來的情況作出預測。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保證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五)實質重于形式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七)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八)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五節 會計準則體系
一、會計準則的構成
會計準則是反映經濟活動、確認產權關系、規范收益分配的會計技術標準,是生成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府調控經濟活動、規范經濟秩序和開展國際經濟交往等的重要手段。會計準則具有嚴密和完整的體系。我國已頒布的會計準則有《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二、企業會計準則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 年1月 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鼓勵其他企業執行。
三、小企業會計準則
2011年10月18日,財政部發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符合適用條件的小企業自 2013 年1月1 日起執行,并鼓勵提前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一般適用于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經濟規模較小的企業,具體標準參見《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
四、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2012年12月6日,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自 2013年1月 1日起在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施行。該準則對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予以規范。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江蘇省會計資格《會計基礎》考試大綱——第三章 會計科目與賬戶 (2015-12-10 17:58:27) |
江蘇省會計資格《會計基礎》考試大綱——第四章 會計記賬方法 (2015-12-10 17:58:27) |
江蘇省會計資格《會計基礎》考試大綱——第五章 借貸記賬法下主要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 (2015-12-10 17:58:26) |
江蘇省會計資格《會計基礎》考試大綱——第六章 會計憑證 (2015-12-10 17:58:24) |
江蘇省會計資格《會計基礎》考試大綱——第七章 會計賬簿 (2015-12-10 17:58:22) |
最新資訊
網站地圖
-
初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實驗班
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中級會計職稱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
- 即日起報名初級會計職稱輔導套餐的學員,除贈送vip會員,并且免費贈送最新的考試輔導資料,考試題庫。
- 初級模擬考試系統 點擊進入>>
- 初級試卷練習模式 點擊進入>>
- 初級章節練習模式 點擊進入>>
- 初級題庫幻燈功能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