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具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而言,這無疑提供了利潤大幅提升的機會。但從實際考慮,房地產公司在進行會計入賬時采用公允計價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在沒有該項利潤稅收優惠的前提下,變實際的現金為紙上的財富并不是明智之舉。但對于需要對利潤進行調節的公司除外。因此,該項會計準則對房地產公司的影響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影響不大。
此外,新會計準則中對于借款費用的規定可能會對房地產公司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新的會計準則規定:借款費用只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才應當開始資本化: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如果嚴格按照這一規定執行,那么地產公司長期未開發的土地儲備所包含的借款費用將不能再資本化,這樣如果這部分支出計入財務費用,會影響房地產企業的當期利潤。
從以上兩點的分析可以看出,房地產公司在應對新會計準則時主動性還是很大,因此對于利潤的調控仍然具有空間。至于是否能夠體現出來,則要看房地產公司貫徹執行新會計準則的力度和把握程度了。
對鋼鐵、煤炭、電力行業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存貨、投資性房產等。
該條準則對于資本投資支出較大的行業無疑會減少當期財務費用的支出,從而增加即期利潤。雖然很難在公司財務報表中直接找到相應的資本性支出。但通過對各行業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還是可以大體考察其規模。從目前A股上市公司分行業統計出的結果來看,投資支出較大的行業為采掘、金屬非金屬、電力,相信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將會為這些行業帶來一定財務費用的減少,從而增加即期利潤。
對零售業的影響
新準則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核算有明確的準則進行規范。其中,與原《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中的規定有較大差別的是,投資性房地產在后續計量時,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對于零售業的上市公司而言,商鋪出租已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在宏觀經濟發展強勁的背景下,這種地產的公允價值完全可以持續獲得,因此以公允價值來計量的條件是完全符合的。但與房地產公司一樣,公允計價只是一種選擇,不一定會被上市公司采納。但我們看中的是行業在并購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正如前文提到的,目前零售業正處于行業并購逐漸步入高潮的階段,在并購大潮中,商業物業的價值將會體現,因此行業發展周期與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將為行業提供良好的投資回報預期。
總之,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必將會為這個市場帶來一次利潤重新認識的契機。相應受到影響較大的如房地產、零售、煤炭、鋼鐵、電力等行業都需要我們有一個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夠準確預測其2007年的盈利狀況。如果忽略了本次利潤的變化,也必將喪失相應的投資機會。(證券日報 陳祥生 2006-12-14)
(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