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華控股(000546)、S*ST仁和(000650)、寶新能源(000690)、渝開發(000514)、永新股份(002014)、南化股份(600301)、南山鋁業(600219)和澄星股份(600078)等8家公司,分別刊登了200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新老會計準則下的財務數據差別,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大。
記者在查閱了上述8家公司的2006年年報后發現,新老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所得稅和少數股東權益兩項。澄星股份是8家公司中用新會計準則編制、股東權益有望增加最多的一家,但對比數據顯示,這種差異僅僅6.41%;永新股份和南山鋁業次之,分別為3.53%和3.28%;S*ST仁和、寶新能源和渝開發基本持平,南化股份則根本一點變化都沒有。
光華控股的對比數據顯示,如果采用新會計準則編制年報,其股東權益將主要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差額”一項的調整,由目前的約22709.97萬元下降到12043.44萬元,降幅達46.97%,表明新會計準則給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帶來的未必都是正面作用。
除所得稅和少數股東權益兩項外,8家公司中涉及新老會計準則下股東權益差異的,還有“長期股權投資差額”、“股份支付”、“企業合并”和“其他”等財務科目。
上市公司們同時表示,目前正在評價執行新會計準則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所產生的影響,在對其進行慎重考慮或參照財政部對新會計準則的進一步講解后,公司在編制2007年度財務報告時可能對編制“新舊會計準則股東權益差異調節表”時所采用相關會計政策或重要認定進行調整,從而可能導致差異調節表中列報的2007年1月1日股東權益(新會計準則)與2007年度財務報告中列報的相應數據之間存在差異。
據了解,光華控股、S*ST仁和、寶新能源、渝開發、永新股份、南化股份、南山鋁業和澄星股份等8家公司,去年實現每股收益0.05元、0.65元、0.73元、0.007元、0.51元、0.2873元、0.28元和0.167元,同比分別減少16.67%、增加200.10%、增加82.50%、增加9.84%、增加8.51%、減少6.87%、減少48.15%和增加28.46%。(青年報 薄繼東 2007-1-22)
(w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