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利能源應收賬款暴增遭大股東質疑
會上,股東代表質疑公司主業不明,同時將處于行業低迷期的煤炭資產并入上市公司。對此,公司董事長尹成國表示,公司還要經過董事會協商來確定將來的主業,目前并沒有決定是否要將煤炭、化工企業股權并入上市公司。
不過,就在股東大會結束的當天晚間,億利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出資10億元收購大股東所持股的8家公司股權,與煤炭、化工業務相關的公司不乏其中。記者發現,有6家公司去年凈利潤虧損,且德寶能源和蒙古新能源兩家公司不具備評估條件,估值不明。
對于上述并購行為,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公司2013年一季報來看,現金流并不充裕,此次收購花費10億元,或攤薄公司利潤,對中小股東來說,不是利好。
董事長宣布凈利下滑
上午9:20分左右,《證券日報》記者以股東身份進入會場。原本以為已經遲到略顯尷尬,落座后才發現,準點參會的人員并不多。除了記者外,僅有一名公司高管坐在會議室里,便是公司董事長尹成國。
在參會人員陸續到場后,記者注意到,除了三名股東代表(其中一名為控股股東代表,持股約13.07億股,持股比例達85.23%)和兩名律師之外,剩下13名參會人員均為公司高管、董事以及獨立董事。
會議開始后,董事長尹成國宣讀了億利能源2012年年度股東大會議程,其中包括10項審議議案等。隨后,尹成國開始宣讀公司2012年董事會工作報告,其中包括對于報告期內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期間,尹成國逐一分析了公司2012年的經營情況,包括公司的PVC業務、電石業務以及煤化工業務等。“去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10.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8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21%。”在宣讀到凈利同比下降時,尹成國語氣中略顯底氣不足。
對于公司201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尹成國解釋到:“公司子公司億利化學面對氯堿行業的發展困境、PVC市場價格低迷的不利局面,通過抓技改、促項目、降成本、提質量、拓銷售等方式努力克服生產經營面臨的巨大困難,使產能得到了發揮、產量大幅增加。但受氯堿行業整體不振的影響,收入并未有所提高,業績僅接近持平。”
隨后,尹成國介紹了公司的其他幾項業務,包括煤化工、電石業務、醫藥生產及流通企業等。在這期間,一位股東代表來到了會場,隨著他的到來,原本平淡的、以宣讀報告為主的股東大會,變得“波折”起來。
股東質疑公司主業不明
在尹成國介紹億利能源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優勢時,該名股東代表提出質疑:“公司是如何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的?”
對此,尹成國表示:“由于公司用煤發電,煤里面夾雜著煤矸石,公司用熱值在3000卡左右的劣質煤以及煤矸石發電。以前煤矸石屬于工業垃圾,是要填埋的。由于生產電石和PVC需要大量的電,每一噸電石、PVC耗電8000度左右,現在由工業垃圾生產的電,保證了PVC和電石的生產。利用電石生產出化學產品后,剩下的殘渣可以加工成水泥,提供給水泥企業。”
對此,上述股東代表表示,既然如此,為何公司效益并不明顯?對此,尹成國表示:“雖然如此,但是公司抗衡不過行業的低迷期,公司現在面臨的是去產能化,去除同業競爭的問題。”
同時,尹成國表示,2012年公司在煤炭、化工業務方面的壓力前所未有。說到這里,上述該股東代表又提出了疑問:“既然煤炭、化工業務有壓力,為何在年報中還提到了《股權托管協議》,大股東向上市公司托管包括德寶能源、金山恒泰、蒙古新能源、億鼎煤化工等公司。如果將來將這些公司股權并進來的話,那么公司未來主業究竟是什么?公司需要考慮將來是側重于輕資產還是重資產,需要先理清發展的主業。”
對此,尹成國解釋稱,公司還要經過董事會協商來確定將來的主業,目前并沒有決定是否要將上述煤炭、化工企業股權并入上市公司。
但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股東大會結束的當天晚間,億利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收購大股東所持股的8家公司股權,雖然這8家公司中有生物醫藥企業,但多數仍與煤炭、化工業務相關。而且,從公告內容來看,收購上述8家企業所要花費的金額約10億元,其中,有6家公司去年凈利潤虧損,且德寶能源和蒙古新能源兩家公司不具備評估條件,估值不明。
對于上述并購公告,雖然億利能源方面反復強調是為了避免與大股東的同業競爭,但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公司2013年一季報來看,現金流并不充裕,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凈額為8億元左右,此次并購需花費10億元。如果不是一次性并入,恐怕會攤薄公司利潤,這樣做是對中小股東不負責任。
股東不滿大股東不“激勵”
股東大會接近尾聲,在進行公司2012年度財務決算報告時,公司控股股東代表對報告提出了質疑,質疑公司應收票據以及應收賬款增加較多。
年報顯示,2012年期末公司應收票據為5.45億元,較期初增加了120.38%,應收賬款期末17.31億元,較期初增加了59.8%。對于控股股東代表的質疑,億利能源多位高管解釋稱,應收票據方面主要是因為銀行的承兌匯票所致,并無風險。而應收賬款方面,主要是由于醫藥業務賒銷增加,也無經營風險,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方面并無重疊。
而在隨后的發言中,控股股東代表提到:“希望上市公司健全財務管理,從年報中可以看出,公司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增加都比較大,會對公司財務形成較大的壓力。再加上公司有短期和長期借款,這些都要收取利息,如果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公司要自己承擔財務利息,這樣會攤薄利潤。”
最后,股東代表對議案逐項進行表決并填寫投票表決書時,上述姍姍來遲的股東代表發言:“首先,我想表明我的態度,在董事會工作報告這一項中我投了棄權票,其中的原因是,我認為公司的主業需要進一步明確,將來主營業務具體要做哪一項目或哪些項目,公司需要盡快明確,公司的發展方向到底是什么?同時,投棄權票是因為在上市公司層面,大股東持股數比較多,而我并沒有在報告中看到,大股東對股份有限公司和下屬子公司在股權激勵機制方面,做過什么工作。所以,作為小股東,我投了棄權票。”
該股東還表示:“對于此次股東大會的第七項,調整公司經營范圍的議案,我投了反對票,雖然這些資產并入是有原因的,但是上述并入的資產仍需要討論,究竟應該并入什么資產,什么資產需要置出尚待考察。”
對于上述股東的疑問,公司高管方面表示,5月22日,股東大會將再次召開,具體討論究竟將什么業務放入上市公司。對此,有分析師認為,由于控股股東控股比例達85.03%,且上市公司要收購資產均來自控股股東方面,投票與否已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