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專員辦:腳踏實地 五措并舉謀轉型
【導語】自專員辦工作轉型以來,新的職能已運轉近半年,寧波專員辦在半年的時間內,腳踏實地,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力求實現五個方面的轉型,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期中答卷。
自專員辦工作轉型以來,新的職能已運轉近半年,寧波專員辦在半年的時間內,腳踏實地,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力求實現五個方面的轉型,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期中答卷。
一、在監管理念上轉型。全辦工作緊緊圍繞完善財政管理和促進財政改革這個中心,以參與預算管理為切入點,積極融入財政管理鏈條,逐步改變了過去單一檢查的工作模式,向監督財稅政策執行、強化收支監管、規范財經秩序和保障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等方面轉變,突出專員辦工作服務于財政改革、服務于財政管理的特色。
二、在監管模式上轉型。當前,財政預算監管全覆蓋已成為新常態下的必然要求,實現監管全覆蓋是提高監管層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徑。面對監督全覆蓋的艱巨任務,專員辦力量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寧波專員辦在加強外部監督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對預算單位內控的業務指導,發揮引領作用,促進預算單位加強自律,強化自我完善,從而形成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彌補了人手不足的短板。
三、在監管手段上轉型。一是運用靈活多樣的監管模式。采取約談、走訪、分析等方式,以有效擴大監管面,提升監管層次,強化監管力度,更好地發揮監管效能。二是把準改革脈搏,深入調研,建言獻策。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存量資金清理、存量債務置換等重大財稅政策為契機,實時跟進政策的部署和運行,收集信息,反映問題,提供對策。
四、在監管制度上轉型。結合自身實際,統籌考慮當前與長遠、內部與外部、全局與細節,大力推進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和修訂一行三會預決算審核和日常監管、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審核、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前置性審核、成品油價格補貼專項資金審核等多項工作標準化操作規程,積極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內控監督制約機制,切實規范預算監管行為,著力提高法治化水平。
五、在監管能力上轉型。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業務精、作風優、能打硬仗的財政監管隊伍。一是進一步弘揚“實、高、新、嚴、細”的工作作風,力戒“庸懶散”、做到依法監管、廉潔監管、文明監管,打造富有戰斗力的財政監管隊伍。二是優化完善考核機制,嚴格落實每季度總結匯報工作制度,修訂下發我辦信息工作考評辦法,提高干部信息調研能力。三是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增強實戰能力,逐步形成優勢互補、梯次合理的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