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貿易戰中沒有贏家
貿易戰中沒有贏家。為了全力阻止危及雙方重大經濟利益的貿易戰火,在歐盟委員會決意采取行動的最后時刻,中國依然釋出最大誠意。6月3日晚間,李克強總理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的通話中明確表示,此案涉及中國重大經濟利益,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也必然會傷及歐方利益,影響中歐合作大局。希望雙方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而不是打貿易戰。令人遺憾的是,在德國Solar World公司為主導的25家歐盟光伏企業的蠱惑下,歐盟委員會不顧涉及其20多個成員國、700多家光伏企業、逾千名業界高管,以及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政治家的反對,悍然對華光伏產品使用大殺傷力的征收懲罰性關稅制裁手段。一旦中國采取反制措施,全球兩大主要經濟體都將在這場貿易戰中付出慘烈代價。
不可否認,當歐盟挑起這場貿易沖突的戰火,中國光伏企業在失去國際市場依托后,將會陷入更為嚴酷的發展困境。同樣令人擔心的,還是歐盟自身。早在上月24日,歐盟成員國對華光伏反傾銷建議案投票的當天,代表歐洲1000多家光伏企業的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在公開抗議中以大量有說服力的數據,描述了歐盟將為此付出的沉重代價。這份公開抗議中指出,歐盟市場上光伏供應鏈的價值70%在歐洲創造,上下游供應商創造的產值約400億歐元,貢獻了26.5萬個工作崗位。而主張制裁中國光伏產品的那些企業,創造的工作崗位最多不超過8000個。如果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其自身最終將損失20多萬個就業崗位和270多億歐元的光伏產業增加值。巨大的破壞性影響,由此可見一斑。正如美國一家媒體刊文分析的那樣,歐盟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對歐洲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或許有益,但損害的卻是歐洲整個太陽能產業……或許那些提出投訴的歐洲企業可以免于競爭,但其他企業和領域卻將承受重創。
歐盟委員會的決定,不僅是愚蠢甚至是可怕的。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歐盟在國際金融危機陰霾遲遲難以消散的今天,竟被即將走進破產墳墓的Solar World公司拖入一條整體利益損失慘重的不歸之路,這使得人們不能不懷疑歐盟領導層是否具有帶領歐洲擺脫危機泥沼的戰略眼光和能力,進而也使國際社會對歐盟這種濫用貿易保護主義給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造成的長久危害感到不安。日前,國際輿論已經發出這樣的呼吁:“在實施反傾銷時,歐盟和美國都需要避免被誤導,并意識到‘貿易政策應當促進行業競爭,而不是謀取企業利益’。短期來看,歐盟應當停止征收懲罰性關稅;長期來看,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的貿易大國都應當對反傾銷法進行改革,以避免再發生這種荒謬的爭論”。
眼下,歐盟委員會一意孤行,正在損害中國重大經濟利益,我們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予以應對。在這場沒有贏家的貿易沖突中,付出代價已不可避免。但是,出于堅決維護中國利益的戰略考量,有的放矢抓住要害,迫其重新回到談判桌上解決貿易爭端,可謂亟待采取的重要選項。與此同時,我們絕不能因小失大,為撲滅正在燃起的貿易戰火而貽誤改革深化。磨刀不誤砍柴工。及時抓住當前發展的重要契機,進一步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大刀闊斧地深化改革、奮力創新,加快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深化我們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戰略縱深,就能夠在貿易戰中逆勢奮起、浴火重生,掌握更大主動權。對此,我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