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票試點擴容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使得企業對電子發票的需求愈來愈強。在日前商務部舉行的電子商務發展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孫堯表示,截至目前,京東共開具了586張電子發票,電子發票在京東的試點情況順利。不僅如此,蘇寧易購近日在南京正式上線“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不僅可以很好的適應電子商務的無紙化、虛擬化的特點,而且在推廣上,電子發票還可以為社會節約資源,為企業節約成本,電子發票時代漸行漸近。然而,電子發票需面臨防偽、企業財務系統的更新、稅務部門系統接入等問題,普及之路任重道遠。
電子發票試點范圍擴大
蘇寧易購日前開出了江蘇地區首張電子發票,南京區域的消費者在蘇寧易購購物時,除了可選擇機打紙質發票(卷式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外,還可選擇“電子發票”作為購物憑證。至此,電子發票從研發正式進入電商流通環節試運行階段。
據了解,本次電子發票試點只涉及南京市范圍內的國稅普通發票。依托南京電子發票系統,目前南京地區的消費者在購買由南京蘇寧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并發貨的商品時,即可在網購交易環節,選擇名稱為“江蘇省國家稅務局通用機打發票(電子)”的電子發票。此發票可作為電子商務交易數據化管理憑證和消費者網絡購物在線交易電子憑證。
此次電子發票的上線,不僅能幫助蘇寧實現零成本的在線交易信息化標準管理。此外,對消費者而言,電子發票有助于其在網購過程中更加輕松地保存、查詢在線交易信息,并能實現更低成本的維權憑證保障。
不僅如此,小米科技正與市商務委方面接洽此事,電子發票試點有望于明年1月1日后正式開啟,但第一階段僅針對北京地區訂單,時機成熟后再慢慢擴展。“電子發票的試點全國都在做,但北京做得比較快,全國推進目前尚不具備完善條件。”
電子發票時代臨近
自今年6月,我國內地電子商務領域首張電子發票上周在北京京東商城正式誕生以來,京東便開具了586張電子發票。其實,我國從去年就開始醞釀電子發票的推行。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就曾表示,相關城市可提出建設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申請,試點城市可提出推廣電子發票要求。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近日在商務部舉行的“電子商務”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在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8萬億元,達到80163億元,同比增長31.7%;其中,網絡零售額超過1.3萬億元,同比增長67.5%,相當于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企業及消費者對電子發票的需求日漸旺盛,相比于傳統的紙質發票,電子發票的優勢可謂十分明顯。
第一,發行電子發票將大幅節省企業在發票上的成本,節約發票印制成本,而且不包括企業發票管理間接成本。由于發票種類大大減少,聯次也從以往的三聯或以上改為以單聯發票為主,降低了納稅人支付發票的工本費。
第二,于企業,電子發票系統可以與企業內部的erp、crm、scs等系統相結合,發票資料全面電子化并集中處理,有助于企業本身的賬務處理,并能及時提供企業經營者決策支持。電子發票也省去了納稅人到辦稅廳辦理發票驗舊供新業務這個環節,納稅人可上網完成發票領購、配號、開具、驗銷和查詢等系列事項,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電子發票在保管、查詢、調閱時更加方便,也便于電子商務網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而且可以減少紙質發票的資源浪費現象,將減少森林的砍伐,更加的環保,符合未來人類的發展。
此外,尚普咨詢在《2013-2017年中國發票市場分析及投資趨勢研究報告》中也指出,電子發票時代正在日益靠近。電子發票將改變和優化現有的電商服務模式,有利于電商平臺增強競爭優勢,并且在未來是大勢所趨。
全面普及需兼顧便利和安全
隨著我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更多中小企業進入電商平臺,電子發票的推廣時機也日益成熟。為推廣電子發票,國家稅務總局已在進一步完善電子發票的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財政部研究完善電子快捷檔案的管理制度。
目前,推廣電子發票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報銷問題,電子發票打印并不能得到企業財務部門的認可。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推廣應用電子發票是大勢所趨。下一步還需要從國家層面明確電子發票的應用領域和發展目標,明確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要建立電子發票系統的各項前期技術準備,如電子發票的防偽、企業財務系統的更新、稅務部門系統接入等問題;提高全社會對電子發票的接受程度,逐漸取代紙質發票。
除此之外,電子發票的普及,對網購市場一直賴以生存的價格優勢將受到嚴重的考驗,消費者擔憂,商家會將電子發票成本嫁接到產品價格上,讓消費者為電子發票買單。
誠然,相比與傳統紙質發票,電子發票有著無可比擬的天時、地利的優勢,但在實現全面普及前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電子發票還需充分借鑒傳統紙質發票的特點,如安全、防偽等,不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