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稅征收方案仍處審核程序
中國經濟已經歷30多年的快速增長,其間,中國的環境急速惡化。提高環境污染成本,被眾多經濟學家、環境學者認為是拯救環境的最大法寶之一。然而,該稅種在中國多年來處于難產狀態。
2013年6月,財新記者從財政部獲悉,環境保護稅法已處于征求意見階段。財政部相關工作人員稱,該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和環境保護部,已完成了環境保護稅法(送審稿)的起草,并報送至國務院法制辦。彼時,國務院法制辦已開始向相關部門、行業企業、各地區征求意見。
近日,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公開表示,目前上報的環境稅方案有望率先對廢水和廢氣兩個稅目征稅;根據目前的排污費水平,環境稅一旦開征,其規模很可能會超過千億元。
蘇明稱,未來環境稅的主要實施路徑是將排污費等改為環境稅,而且肯定會提高稅率,不然以現在的排污費標準,直接改環境稅就沒有意義。至于征收方案,蘇明稱,未來可以選擇地區試點,也可以選擇將部分污染排放物費改稅直接一步到位。
財新記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環境規劃院課題組就完成了“中國環境稅收政策框架設計與實施戰略”。2007年6月,國務院頒布《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首次明確“研究開征環境稅”。2010年5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表示,將研究開征環境稅方案。
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進一步明確,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選擇防治任務重、技術標準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逐步擴大征收范圍。但截至目前,環境稅依然未開征。
多位專家表示,目前開征環境稅的時機已經成熟。例如,近年持續多發的霧霾天氣,就使環境稅在民間的呼聲越來越高。
2011年,全國(除西藏外)近44萬戶排污單位繳納排污費202億元。由于排污收費的標準偏低,繳納排污費相當于獲得污染權,不少企業寧愿選擇交排污費也不愿加強污染治理。此外,征收排污費缺乏強制性,征管難度大。
環保部有關專家表示,提交的稅率方案是研究者提出的高、中、低三個方案中的低方案。據此測算,一年排污稅收入大約600億元;目前中國排污收費年征收總額不足200億元,碳稅收入大約為400億元。據此保守估計,環境稅每年可達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