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是一藥多效
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這一決定,應該說,坐實了此前不少人的猜測。事實上,關于“新能源汽車配套政策出臺在即,購置稅將獲減免”的消息,在坊間已流傳多日。雖然期間也曾有中汽協秘書長董揚出面辟謠、予以否認,但市場看多氣氛濃郁,最直接的體現在資本市場上。
早在會議召開的前一日,即7月8日,受新能源汽車減免購置稅政策出臺在即和中德兩國將在電動汽車相關充電標準方面開展合作雙重利好的刺激,新能源汽車相關概念板塊就已全面爆發。其中,滄州明珠、路翔股份、多氟多、力帆股份、聯明股份等個股漲停,九九久上漲7.74%,億緯鋰能上漲7.41%,新宙邦漲6.58%,此外,多只個股漲幅超5%……市場之所以如此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我想,主要是出于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方面的考慮。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無疑有助于我國汽車產業在國際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汽車市場主要被歐、美、日三強所霸占,雖然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汽車產業有了長足發展,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卻始終未產生世界級的汽車企業和汽車品牌。這其中,既有歷史的原因,也與傳統燃油汽車發展到頂有關。而現在,在新能源汽車生產方面,可以說,全世界又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這時候,中國企業若能夠抓住機遇,中國政府若是在政策、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與扶持,那么“中國汽車”很可能后來居上。
事實上,像比亞迪等民族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方面,是具有相當大的潛力的。而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無疑將進一步激發其創新動力,這對于我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和發展,對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意義不言而喻。
就環境保護而言,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37億輛。如此龐大的汽車數量不僅使城市變得擁擠不堪,而且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以北京市為例,據北京市環保局此前的通報,2013年北京重污染天累計58天,超標污染日中的首要污染物為PM2.5。而這其中,汽車尾氣無疑居功闕偉。雖然這些年,政府也在提升油品質量上下了不少功夫,但相比快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其作用微乎其微。怎么辦?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尾氣污染,降低汽車能耗。
當然,有必要指出的是,發展新能源汽車雖然前途廣闊,但絕不會是一帆風順。想想看,國家鼓勵、推廣新能源汽車也已有好多年頭,之所以成效不彰,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長、行駛里程短、充電站難找等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在這個意義上,免征車輛購置稅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調動起廣大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有關部門顯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