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競爭公務員引爭議 被指注射權力毒素
娃娃公務員有利孩子成長?(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成都12所小學舉行“天府小城”公務員招聘筆試。1200名小學生參加筆試,競爭“天府小城”市長局長等“稀缺崗位”。“天府小城”是設在活動中心的虛幻城市,下設多個行政機構,入選者將體驗職位角色。這是繼前段時間人們熱議的長沙市一小學組建的“少兒政府”之后,又冒出來的相似的“素質教育實驗”。
如今學校都在大搞素質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適當地與社會接觸,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但是,一些學校在組織學生實踐活動時,缺乏長遠的眼光,而與時事亦步亦趨、投其所好,這樣往往弄巧成拙,活動效果與目的背道而馳。那么,娃娃公務員這一教育實驗,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益呢?
天府小城的這次“公務員招聘”筆試,有1200名小學生參加,入選者將體驗職位角色,如市長將參加會議、演講、召開發布會等。很多參選者在參選前后說出了很多雷人話語,比如“現在社會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務員”、“想過一把當官的癮”,諸如此類,由此,引發了“這類考試會助長小學生不該有的官本位思想和做官心理”的擔憂。
支持
職業素養從娃娃抓起
“公務員熱”居高不下,是近年來飽受輿論抨擊的反常現象,讓這些祖國的花朵也來湊熱鬧,難免遭受帶壞孩子追捧權力的批評。然而,拋開童言無忌帶來的雷人雷語以外,從職業素養從娃娃抓起的角度來看,讓小學生參加虛擬公務員考試,未嘗不是有益的教育探索。
在虛擬的“天府小城”,不管是市長、局長,還是普通的公職人員,每個小公務員都只能領到50元代金券充當工資,他們的任務卻“相當繁重”。可見,在這座虛擬的城市里,公務員并不是特權和享受的代名詞,而是一份專業性很強的崗位,意味著管理社會、服務公共和責任承擔。據成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負責人介紹,組織這樣的“職業體驗”活動,主要是想讓小學生們了解社會的構建和職業分工,也讓他們提前體驗一下找工作的艱辛。
來參加考試的孩子們雷人的話確實不少:“現在社會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務員”、“想過一把當官的癮”……不錯,這些童稚的話背后,潛藏著權力崇拜和特權意識的萌芽,然而,這些錯誤的意識并不是這次考試帶來的影響。相反,在公務員等于特權的不良意識在全社會普遍流行,已經帶給孩子們即成不良影響的現實下,不回避、不忽視,用正確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職業意識,及早地對孩子們形成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做到“桑樹苗子從小育”,為那些未來的公務員們奠定純正的職業道德意識,何錯之有?
公務員職業因為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而受追捧,是當前暫時的不正常現象,要扭轉狂熱現象回歸理性,把公務員當做一份有益社會而普通的職業,既需要制度性的改革,也需要整個社會大環境的配合,需要每個公民以正確態度看待公務員崗位,做到消滅特權意識從自身做起,為公務員成長提供健康的土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全民進行陽光的職業道德教育很有必要,對孩子們及早進行講原則、講責任的職業道德教育值得鼓掌。(許曉明)
傳播現代公民意識
不少人對小學生參加虛擬城市公務員招聘考試持反對意見,說白了就是不滿小學生“現在社會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務員”、“想過一把當官的癮”之類的答案,擔憂這類考試會助長小學生不該有的官本位思想和做官心理。但是,社會沒有必要過于擔憂,畢竟這是利多的嘗試,是一堂生動的現代公民教育課,是練就現代意義公民的嘗試。
不少人不時地批判包括各級領導干部在內的多數公民,行事不按規則出牌,做事不遵循游戲規則,輕則說他們缺失契約精神,法治意識淡薄。從深層次角度講,很多中國人還算不上真正的現代意義公民,根源就在于缺乏貨真價實的實戰性公民教育,或者說公民教育開展得不夠。
組織小學生參加虛擬城市領導干部選拔考試,可以預測到的是,社會擔憂的那些作答想當官、認為公務員是最好工作的學生肯定會落選,只有那些真正有擔當、有服務意識、愿意為城市建設服務和獻言獻策的小學生才會當選為虛擬城市的市長、副市長等各個部門的負責人。
不管這次考試的最終效果如何,對成人和小學生有多大的觸動,但是通過這次考試過程,絕對會或多或少地對參加考試的小學生傳播一些現代公民意識和理念,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現代公民教育課,這一點將無法否定。作為對社會有著期待和不滿的成人,與其批評這類考試,不如給予鮮花和掌聲,呵護這現代公民教育課在小學生中的第一步嘗試。(何勇)
反對
對價值觀產生誤導
小學生組建“競聘市長”,恐為少兒不宜。此前長沙市某小學組建“少兒政府”被網友批評為給學生注射“權力毒素”。
例如,當問到“你為什么要參加本次‘天府小城’公務人員招聘?”時,有的小學生答:“現在社會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務員,為了體驗一下被人們夸贊和羨慕得眼睛發亮的職業。”還有的直言不諱說,“我想過一把當官的癮。”至于公務人員、市長、局長等應具備的管理能力、民主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權力觀等,并沒有在答案中出現。如果讓孩子們接受這樣的“官念”,這不是毒害下一代人嗎?
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們在少兒時期有一定的“權力意識”,總好過有一天進入社會了卻意識不到“權力”究竟是什么,因此,大可不必談“權力”色變。然而,畢竟孩子們心智尚不成熟,對權力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理解能力,還達不到“政府”“市長”這一層面的管理要求,孩子們容易將真實官場競選的各種請客吃飯、拉幫結派、用不正當手段打擊競爭對手、金錢賄選等“潛規則”當成競選秘訣而加以推崇。
電影之所以需要分級,是因為一些過于色情、暴力的電影對“少兒不宜”,同樣,過早讓孩子接觸權力這東西未免太早,也太危險。尤其是在權力崇拜、權力通吃現象還很有市場的當下。
再說,個個都當官,將來誰當工人、農民等普通勞動者?況且,人生道路千萬條,當官未必就是人生的最佳選擇。因此,讓小學生“競聘市長”,會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誤導,可以說,這是個迷失的教育,真的少兒不宜。(楊立波)
走入權力崇拜的誤區
長沙、成都兩地所組織的“少兒政府”和“天府小城”,其初衷無疑值得肯定,但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來看,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反而增加學生的“權力意識”,甚至如一些專家所言,讓學生走入“權力崇拜”的誤區。
其實我并不反感學校搞這些活動。學校通過一些虛擬的“政治游戲”來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權力意識,無疑是件好事。但關鍵的是,你所組織的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要經得起檢驗。換句話說,就是你在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上,要有一種站在全世界人類文明的高度來審視的精神。既然在學校實踐活動中玩“天府小城”這類“政治游戲”,必然會涉及職位的產生、權力的來源以及權力的制衡等諸多問題。比如在成都“天府小城”虛擬公考中,市長、局長“上崗”后,他們的工作誰來監督?如何監督?誰來評價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去留誰來決定?甚至他們的薪水怎樣等這些問題,活動中都沒有提及。有的只是這些領導所做的一些日常工作,領導的壓力只是來自于工作的繁重。顯然這是非常單一的信息,這對學生而言,真正有效的現代政府反而愈加模糊,而現實生活中備受推崇的“官本位”意識反而得到成功植入。
顯然,上述一系列問題太過于“成人化”了,有違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理解能力,還達不到“政府”這一層面的管理要求。其實,所謂的“天府小城”“少兒政府”,不僅對小學生太過超前,而且對于一些老師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有的老師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政府職能等方面尚且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又怎能去教育學生呢?(苗蠻子)
-評判
虛擬的想像力教育
在“想像力教育”的呼聲四起之際,讓小學生進行虛擬“國考”,確實可以培養與增強他們的想像力。從過程看,一種設想,一次考試,一次體驗,可以放飛孩子們的想像力,不再受到“1+1=2”的刻板約束,讓他們自己設計自己的“未來”,放飛自己的“夢想”……從結果看,答案果然“雷人”:“現在社會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務員,為了體驗一下被人們夸贊和羨慕得眼睛發亮的職業。”“我想過一把當官的癮。”成年人不正是這樣“實踐”的嗎?孩子的想像力與成人的“實踐力”高度吻合,今天是孩子的想像力,明天就是成人的“實踐力”。可謂代代相傳,想象“世襲”。
虛擬“國考”,是虛擬的“想像力教育”,很難培養孩子健康的想像力。“想像力教育”迫在眉睫,但“病急不能亂投醫”,更不能憑空想像。“想像力教育”需要有效的載體、科學的設置、精心的策劃。我們缺少“想像力教育”,更缺失健康有效的“想像力教育”。(王旭東)
(《北京晨報》)
相關文章
南京市今年將招錄352名公務員 (2011-02-28 17:43:55) |
江蘇省自明年起省級以上公務員將不招應屆生 (2011-02-18 11:11:38) |
我國將建立分級分類考錄公務員制度 (2011-02-17 11:35:30) |
我國預計將試點公務員社會保險制度 (2011-02-17 11:26:54) |
鎮江市國稅系統考錄公務員面試2月26日進行 (2011-02-15 11:01:58) |
無錫市黨政機關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人選名單公示 (2011-02-11 10:29:27) |
今日起國家公務員考試可以查分 (2011-01-17 10:16:59) |
中央單位考錄公務員筆試分數線劃定 (2011-01-16 14:42:39) |
揚州市黨政機關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面試成績公布 (2011-01-12 11:30:46) |
無錫市從基層公開選調公務員面試成績公告及有關通知 (2011-01-12 10:4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