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熱點:快遞實名 可不可行
公務員申論熱點:快遞實名 可不可行
不久前,廣州“郵包炸彈”案又一次牽動了公眾的神經。有人提出,為了讓快遞行業更為安全地運行,預防快遞環節違法犯罪行為,應該盡快推廣快遞實名制。
有人則認為,快遞實名制涉嫌侵犯隱私,實際操作性不強,會降低快遞服務業的效率。
那么,推廣快遞實名,究竟可行不可行呢?
【正方】
試行者說
驗證身份,更安全
顧春 陶佳蘋
浙江紹興縣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試行快遞實名制的城市。自2010年開始,在當地政府、公安部門和快遞企業的協作下,客戶寄快件需出示身份證,快遞員不僅要開包檢查、核實寄遞物品,還要將這些信息登記輸入電腦,而收件人接收也必須出示身份證。
業務確實有所下降
張衛是紹興縣韻達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從業已3年的他,現在每天說的最多的話是:“您好,請先出示身份證。”
早上派發快件,每一個快件送出去之前,他都得仔細核查客戶身份證與快遞單上的信息是否一致;下午收快件,他必須確認快遞單上的姓名、聯系地址、電話號碼無誤,“姓名一欄,如果是代號、外號,統統不能受理”。
“回到公司后,我們會把客戶信息在網上登記,每天都要上傳公安局。”當被問到客戶是否配合時,張衛認真地說:“剛開始不太理解,現在越來越配合了。如果遇上不配合的客戶,那就不接!”韻達快遞公司紹興縣地區負責人湯報表示,“如今信息登記省力多了。掃描儀上一掃,2000多張快遞單不到2個小時就能完成。”
推行實名制之初,曾有不少快遞公司擔心,這會影響快遞公司的業績。
“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影響。”湯報坦言,一方面是收發快遞增加了快遞員的工作時間,公司在人力上有些跟不上;另一方面,客戶剛開始不習慣,不愿意配合,流失了生意。
實行實名制一年半以來,韻達快遞公司在紹興縣的業務大致下降了2%—3%,但湯報表示,公司對這個損失并不心疼,“畢竟這與我們企業的切身利益相關,讓不法分子無機可乘,我們也就更安全。”
定期銷毀信息保護隱私
在張衛看來,實名制后最大的變化是“以前送快遞總有些提心吊膽,現在放心多了,快遞業的安全系數變高了。”
此外,實名制在禁毒方面的作用也日益顯現。“據一名抓獲的吸毒人員交代,因為實名制工作抓得比較緊,有些毒販不敢輕易寄遞毒品到紹興縣。”紹興縣寄遞行業調查小組組長、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教導員趙永仁說,快遞實名制后,他們省了一些力。
對于快遞實名制,不少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個人隱私如何得到有效保護。對此,趙永仁回應說:“縣公安局對個人信息保護有嚴格的規定,明確指示個人信息不能外露。各個快遞公司對信息保密有各自的辦法。”
記者從湯報處了解到,韻達快遞公司紹興縣地區對客戶信息采取“定期銷毀制”。每天該快遞公司會將快遞回執單按順序排序、存檔,并進行每月封箱,定期銷毀。“以前不注意,回執單保存3個月后往往當廢品賣掉,實名制后,我們更加重視對客戶個人信息的保護。”湯報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實名制對公司業務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承擔的責任更重,錄用時對人品等方面的考察會更看重。
在趙永仁看來,雖然紹興縣吃了“第一口螃蟹”,但快遞實名制亟須有法可依。“只有紹興縣一個地區在做,群眾對實名制的習慣不容易養成。群眾不配合,快遞公司就賺不到錢。要全面推行實名制,還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