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備考時事:政府工作報告(四)
公務員考試備考時事之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進一步清理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堅決禁止各級政府以各種形式違規擔保、承諾。同時,把短期應對措施和長期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按照總量適度、審慎靈活的要求,兼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穩定和防范金融風險。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好貨幣信貸供求,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廣義貨幣預期增長14%.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強對符合產業政策、有市場需求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繼續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大力發展外匯市場,豐富外匯產品。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的匯率避險工具,管好用好外匯儲備。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和監管協調機制,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控。規范各類借貸行為,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
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須堅持突出主題、貫穿主線、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把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穩增長,就是要堅持擴大內需、穩定外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努力克服國內外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控物價,就是要繼續采取綜合措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反彈。
調結構,就是要有扶有控,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惠民生,就是要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辦成一些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的好事實事。抓改革,就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氣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解決影響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促和諧,就是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積極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隱患,防止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2012年主要任務
(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是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是今年工作的重點。
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構建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大力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完善鼓勵居民消費政策。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家政、物業、醫療保健等服務業。鼓勵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費,落實好帶薪休假制度。積極發展網絡購物等新型消費業態。支持引導環保建材、節水潔具、節能汽車等綠色消費。擴大消費信貸。加強城鄉流通體系和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改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斷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穩定增長,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互動。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新36條,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加強政府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優先保證重點在建、續建項目,有序推進國家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把好土地、信貸、節能、環保、安全、質量等準入和審核關,加強對重大項目特別是政府和國有投資項目的監管、督查,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
(二)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這是關系群眾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點工作。要在有效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管好貨幣信貸總量、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礎上,搞好價格調控,防止物價反彈。
增加生產、保障供給。繼續把控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作為穩定物價的重點。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穩定和提高本地應季蔬菜自給水平,同周邊地區和優勢產區協作建設“菜籃子”產品基地。加強重要商品產運銷銜接,完善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做好主要農產品收儲和投放,增強市場調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嚴格執行蔬菜等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認真落實對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社區平價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勵城市連鎖超市、高校、大型企業、社區與農產品流通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對接,減少流通環節,增加零售網點,充分發揮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范圍,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稅收政策。調整完善部分農產品批發、零售增值稅政策,推動流通標準化、信息化建設。要多管齊下,切實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間成本降下來,真正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得到好處。
加強監管、規范秩序。重點加強對食品、藥品價格和醫療、通信、教育等服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堅決治理交通運輸領域亂收費亂罰款,糾正大型零售商業企業違規收費行為,嚴厲查處發布虛假信息、囤積居奇、操縱價格、惡意炒作等違法行為。把握好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