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工商管理生產計劃與生產作業計劃1
一、生產能力
(一)生產能力概念
廣義生產能力:指技術能力(人、生產設備、面積的能力)和管理能力(管理經驗、管理水平和科學態度)的綜合。
狹義生產能力:指技術能力中生產設備、面積的數量、狀況等。即企業在一定的生產組織技術條件下,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指計劃期內用于生產的全部機器設備的數量,廠房和其他生產用建筑面積,不包括已報廢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調的設備和企業備用的設備,也不包括一切非生產用的房屋面積和場地)所能生產某種產品的最大數量或所能加工處理某種原材料的最大數量。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1.企業生產能力是按照直接參加生產的固定資產來計算的;
2.生產能力必須和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相聯系,單機能力影響環節能力,環節能力影響綜合生產能力。
3.生產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內的實物量,因而必須以實物量作為計量單位:單一品種的企業可用具體產品作為計量單位;多品種成批生產企業可用代表產品或假定產品作為計量單位;多品種單件小批生產企業可用某個重要技術參數作為計量單位(注意書中三種不同的舉例P103)
例:多品種成批生產企業采用( )作為生產能力的計量單位。
A.具體產品 B假定產品 C重要技術參數 D功率
或:大型發電廠用( )作為生產能力計量單位。
(二)生產能力的種類:
按技術組織條件的不同可分為三種:
1.設計生產能力:搞基本建設時預期的生產能力。
2.查定生產能力:指在沒有設計生產能力資料時,根據企業現有的生產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審查核定的生產能力。
3.計劃生產能力:也稱現實能力,是企業在計劃期內根據現有的生產組織和技術水平所能夠實現的生產能力,它直接決定了近期所作生產計劃。
注:三種能力適用情況不同:在企業確定生產規模、編制長遠規劃和確定擴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術措施時,以前兩種生產能力為依據;在編制企業年度、季度計劃時,以計劃生產能力為依據。
(三)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固定資產數量、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指機器設備的全部有效工作時間和生產面積的全部有效利用時間不包括設備停工修理時間)、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常用指標有單位機器設備的產量定額、單位產品的臺時定額、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的產量定額或產品生產面積占用額)。這三個因素也是進行生產能力核算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注意與此相關的計算題,比如,固定資產數量的計算、工作時間的計算、生產效率的計算或三者綜合起來的生產能力的計算。
1.單一品種企業生產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1)設備組生產能力核算:
生產能力=設備臺數×單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單位設備單位時間產量定額
或:生產能力=設備臺數×單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臺時定額
式中:單位設備有效工作時間=全年制度工作時間×每日工作小時―計劃檢修時間
或=全年制度工作時間×每日工作小時×(1-設備修理必要停工率)
例1.已知其設備組有機器20臺,每臺機器一個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時間是15小時,每臺機器每小時生產60件產品,該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求該設備組一個工作日的生產能力是多少?
解;60件/小時 × 15小時 × 20臺 = 18000件
例2(05年考).某車間單一生產某產品,車間共有車床10臺,全年制度工作日設為250天,兩班制,每班工作7.5小時,設備計劃修理時間占有效工作時間的10%,單件產品 臺時定額為0.5,則設備組的年生產能力為( )件。
A.33 250 B.33 750
C.62 500 D.67 500
解:250×7.5×2×(1―10%)×10÷0.5=67500個
相關文章
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秋季MBA)復試日程安排 (2012-03-22 16:57:54) |
南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復試分數線 (2012-03-22 16:54:45) |
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知識點預習:個人獨資企業權利和工商管理 (2012-01-11 15:47:57) |
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個人獨資企業權利和工商管理 (2012-01-11 15:46:31)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海運條例 (2011-12-14 09:42:1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國際航運政策內容 (2011-12-14 09:41:15)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港口國監控 (2011-12-14 09:40:05)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方便旗船 (2011-12-14 09:39:04)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船舶開放登記意義 (2011-12-14 09:37:26)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開放登記國類型 (2011-12-14 09:3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