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的發展
中級經濟師考試物流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實體分配階段(Physical Distribution)
降低流通成本的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注意,實物分配(PD)的概念更為系統化。20世紀50年代PD的概念在日本被譯為“物的流通”。
20世紀60和70年代,企業重視實體分配,目的是把實體分配段的一系列相關活動進行系統管理,以最低的成本確保把產品有效地送達顧客。實體分配階段的物流管理特征是注重產成品到消費者的物流環節,這是由于市場環境的改變,即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使生產企業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成品銷售上。最早對物流的研究,在整個經濟活動中是銷售的范疇,實體分配反映了這一客觀現實。
2.綜合物流階段(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到了20世紀70和80年代,企業越來越認識到把物料管理與實體分配結合起來管理,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益。70年代后期,美國首先進行了運輸自由化,承運人和貨主能自由定價,服務的地理范圍也可以擴大了,承運人與貨主建立緊密與長期的合作,增加了企業系統分析物流,降低成本和改進服務的可能;同時全球性競爭加劇,使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技術、改進物流系統成為必要。如零庫存(JIT)、全面質量管理(TQM)等方法,大大地改進了物流系統管理。
3.供給鏈管理階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到了20世紀80和90年代,由于一系列外部因素變化,企業開始把著眼點放開至物流活動的整個過程,包括原材料的供應商和制成品的分銷商。這就形成了所謂的供給鏈的概念。這一概念同時又基于制造商與供應商、分銷商及物流公司的合伙及聯盟(partnership/alliances)的趨勢。要實現供給鏈的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涉及到不同的利益單位。對總體供給鏈最優的方案,對個別供給鏈成員可能其短期利益并不是最優的。雖然這樣,供給鏈方法從節省成本與提高服務水平的觀點來看,具有很大的潛力。
隨著物流管理的發展,原先提供運輸服務或其他物流服務的企業,也相應擴大了它們的服務范圍,開始出現了第三方物流業(Third Party Logistics簡稱TPL)。所謂第三方物流是指貨主和運輸業之外的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不僅可能,而且十分需要。許多公司發現利用外部或第三方物流公司來管理產品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這一過程能產生效益,它們也體會到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提供戰略性業務咨詢,提高公司運作效益,使產品更具有競爭力以及重點發展自己核心能力等方面的潛在價值。
物流涉及的領域很廣,包括生產領域的物流管理,流通領域的配送和消費領域的服務。在人們認識物流之前,包裝、加工、運輸、倉儲等物流環節功能早就存在了,物流與這些環節的根本區別在于各項功能的“系統化”。物流具有綜合觀點和總成本觀點,是要全面地考察物的流動。
隨著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商品的交易時間縮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業交易的交易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流通時間和流通成本,絕大部分被物流所占用,物流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會起到很大的決定和制約作用,因此,對物流的研究和運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了。
(二)物流發展的特點
1.物流功能系統化
2.物流運作信息化
3.物流中心社會化
4.物流服務系列化
5.物流手段現代化
6.物流經營市場化
7.物流信息電子化
8.物流服務多樣化
9.物流服務專業化
10.物流管理柔性化
經典例題:第三方物流簡稱( 。
A. TTL B. TPL C. PPL D.THL
【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三方物流業(Third Party Logistics簡稱TPL)。
相關文章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的功能 (2011-12-13 10:18:56)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合理化 (2011-12-13 10:16:41)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系統化 (2011-12-13 10:13:56)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服務 (2011-12-13 10:12:25)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第四方物流 (2011-12-13 10:11:0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企業分類 (2011-12-13 10:09:29)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物流企業評價指標 (2011-12-13 10:08:2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海上貨物運輸業務 (2011-12-13 10:03:53)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收貨和裝船 (2011-12-13 10:00:47) |
中級經濟師考試運輸專業預習講義:運送 (2011-12-13 09:5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