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中級公路運輸預習講義(49)
經濟師考試中級公路運輸專業知識預習:道路貨物運輸質量
第四節 道路貨物運輸質量
一、道路貨物運輸質量的含義、內容及特性
(一)含義指貨主對貨物運輸過程組織與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
(二)內容:包括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1.運輸產品質量
2.運輸服務質量
3.運輸工作質量
(三)特性
1.安全性
2.及時性
3.完整性
4.方便性
5.經濟性
二、道路貨物運輸質量指標
(一)安全性方面的指標
1.行車事故頻率:營運車輛在一定時期(年、季、月)內發生的貨運行車事故次數與總和程之比,一般用“次/百萬車公里”
2.特大行車責任事故次數:一次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重傷10人及以上、死亡1人同時重傷8人及以上、死亡2人同時重傷5人及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折款1萬元及以上、事故責任大于等于50%。
3.安全行車間隔里程:報告期內兩次行車事故之間的行駛里程,是反映營運車行車安全性的重要指標
4.行車責任死亡頻率:
(二)及時性(及時、準時、省時)方面的指標
1.貨運及時率:按運輸合同規定期限,實際運達的貨物噸(件)數,與應該運達的貨物噸(件)數的比值
2.貨物合同履約率:報告期履約合同票次數占全部合同票次數的比值
(三)完整性方面的指標
1.貨損率:因企業責任而損壞的貨物件(噸)數,與承運貨物總件(噸)數之比。
2.貨差率:貨差運次與同期總運次的比率。
3.貨運事故賠償率:報告期貨運事故賠償金額與同期貨運總收入的比例。
4.重大貨運質量事故次數
5.貨運質量事故頻率:報告期完成貨物周轉量平均每百萬噸公里的貨運質量事故次數。
(四)經濟性方面的指標
1.貨物運輸價格水平
2.運雜費收取水平
3.運輸組織效率水平
(五)服務性方面的指標
1.貨主滿意率:貨主滿意項(條)數/滿意項(條)數+不滿意項(條)數
2.貨主意見處理率:已處理的意見數/貨主提出的意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