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精講第二章2
2.2 財務分析中常用的財務比率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
(一)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 指標計算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指標評價
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流動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
過高的流動比率,可能是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的結果;也可能反映企業擁有過分充裕的現金,說明企業資金利用不充分,有可能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
另外,企業所處行業經營性質不同,對資產的流動性要求也不同;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方式也會影響流動比率。
【要點提示】從反映償債能力的角度看,流動比率越高越好,但從企業盈利能力角度來看,則不宜過高。即不能認為流動比率越高越好。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 指標計算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于流動資產減去存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及其他流動資產后的金額,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應收款項等。
指標評價 一般來說,速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速動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
各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根據行業特征和其他因素加以評價,同時還應注意對應收賬款變現能力這一因素的分析。
3.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 指標計算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這里所說的現金,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指標評價 一般來說,現金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同時表明企業持有大量不能產生收益的現金,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現金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
(二)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 指標計算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指標評價 該指標用來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一般來說,負債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越強,而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弱;反之則相反。
在企業資產凈利潤率高于負債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企業負債經營會因代價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
2.有形資產負債率
有形資產負債率 指標計算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商譽)×100%
指標評價 該指標是資產負債率的延伸,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企業償債能力。
一般來說,有形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弱,有形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
3.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 指標計算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指標評價 該指標表明由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和由投資者提供的資金來源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
一般來說,產權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弱;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
4.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 指標計算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和計入固定資產等的利息。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企業用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指標評價 一般來說,已獲利息倍數至少應等于1。該項指標越大,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這項指標越小,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