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證對象的標準及職業懷疑態度重點講解
㈤標準
標準是指用于評價或計量鑒證對象的基準,當涉及列報與披露時,還包括列報與披露的基準。適當的標準應當具備下列特征:
1.相關性:相關的標準有助于得出結論,該結論便于預期使用者作出決策;
2.完整性:完整的標準不應忽略業務環境中可能影響得出結論的相關因素,當涉及列報與披露時,還包括列報與披露的基準;
3.可靠性:可靠的標準能夠使能力相近的注冊會計師在相似的業務環境中,對基準對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評價或計量;
4.中立性:中立的標準有助于得出無偏向的結論;
5.可理解性:可理解的標準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會產生重大歧義的結論。
注冊會計師基于自身的預期、判斷和個人經驗對基準對象績效評價和計量,都不構成適當的標準。
㈥證據
1.職業懷疑態度
職業懷疑態度是指注冊會計師以質疑的思維方式評價所獲取證據的有效性,并對相互矛盾的證據以及引起對文件記錄或責任方聲明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的證據保持警覺。
鑒證業務通常不涉及鑒定文件記錄的真偽,注冊會計師也不是鑒定文件記錄真偽的專家,但應當考慮用作證據的信息的可靠性,包括考慮與信息生成和維護相關的控制的有效性。
2.證據的特性
⑴充分性:證據的充分性是對證據數量的衡量,主要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樣本量有關。
⑵適當性:證據的適當性是對證據質量的衡量,即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注冊會計師通常按照下列原則考慮證據的可靠性:
①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證據更可靠;
②內部控制有效時內部生產的證據比內部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證據更可靠;
③直接獲取的證據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得出的證據更可靠;
④以文件記錄形式存在的證據比口頭形式的證據更可靠;
⑤從原件獲取的證據比從傳真或復印件獲取的證據更可靠。
3.重要性
在確定證據收集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評估鑒證對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錯報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重要性。
4.鑒證業務風險
鑒證業務風險是指在鑒證對象信息存在重大錯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提出不恰當結論的可能性。鑒證業務風險通常體現為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
⑴重大錯報風險是指鑒證對象信息在鑒證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⑵檢查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未能發現存在的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課程推薦
- 注冊會計師普通班
- 注冊會計師特色班
- 注冊會計師精品班
- 注冊會計師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3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650元/一門 | 購買![]() |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實驗班 |
班次特色 |
900元/一門 | 購買![]() |
- 注冊會計師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
相關文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輔導審計計劃13 (2010-06-14 00:00:00) |
注冊會計師《審計》輔導審計計劃14 (2010-06-14 00:00:00) |
注會《審計》備考指導:注冊會計師管理制度 (2010-06-13 10:55:45) |
注冊會計師《稅法》輔導:土地增值稅法(7) (2010-06-11 00:00:00) |
注冊會計師《稅法》輔導:土地增值稅法(8) (2010-06-11 00:00:00) |
注冊會計師《稅法》輔導:土地增值稅法(9) (2010-06-11 00:00:00)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輔導:營運資本管理(1) (2010-06-11 00:00:00)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輔導:營運資本管理(2) (2010-06-11 00:00:00)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輔導:營運資本管理(4) (2010-06-11 00:00:00) |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輔導:營運資本管理(3) (2010-06-11 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