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弄虛作假騙節能補貼
日前審計署對節能環保類“三款科目”進行審計發現,有348個項目單位擠占挪用、虛報冒領三個款級科目資金16.17億元。其中,上海兩大汽車公司通過申報不符合節能汽車條件的車輛,違規獲得中央財政節能汽車推廣補助資金合計1700萬余元。
記者點評:節能補貼從最初由企業發放開始就備受爭議,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都曾質疑其難通過商家惠及消費者。盡管媒體群起炮轟并建議采用此前購置稅補貼的做法,但主管部門并未采納,于是有了今日令人尷尬的審計結果。在記者長期采訪中了解到,車企和商家打著節能補貼的旗號,卻暗暗縮減了其他優惠,消費者并沒有真正獲得實惠。
另外,為了爭取節能補貼,企業送檢的車輛所計算出來的油耗也存在弄虛作假的嫌疑,從而誤導消費者。不少技術人員坦言,最近幾年間,國內車型油耗數據突然漂亮了很多。這絕對不是油耗水平大幅提高,而是大量弄虛作假數據出現。而在工信部的網站上,依然能查到市區工況比市郊工況低很多的數據,這體現了數據的不嚴謹。同時對比數據發現,目前國內汽車標示的油耗,已遠低于國外同一車型。這顯然與我們現時造車水平不相符。
時間:2013-07-05 責任編輯:zgkspx1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