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立案加速查22公司
“這是山東證監局七、八月份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的問題,公司針對這些被指出的問題進行了落實整改。”園城黃金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
從歷時看,針對園城黃金的檢查及公司對山東證監局的反饋意見進行落實,前后僅兩個月左右,較以往周期已大大縮短。
而早在今年8月19日,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稽查執法是證監會的基本職責和核心工作,案件調查審理周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年。為進一步加強立案工作,將制定并印發各類案件的立案標準,對于觸發立案標準的行為及時立案調查,稽查局和各派出機構均有立案權。
據記者統計,今年8個月內已經有22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既有稽查總隊下發的,也有當地證監局決定立案調查的,其中當地證監局立案的占多數。調查周期縮短的同時,內容也較之前更加多樣,除了公司本身,董事、高管甚至獨立董事也被頻繁調查。
被立案調查數量暴漲
今年始,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數量大幅增長。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2月至9月底,有22家上市公司收到了監管層的調查通知書,平均每月有2.75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其中僅5月份便有6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
在去年的這個時段,只有12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比如萬福生科、朗科科技、ST天目、永安藥業等。
而在2011年的這個時期內,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數量僅有2家,分別是彩虹精化和ST天潤等。
“近年的現場檢查頻率明顯比以前年份多了不少,我們公司被抽中和被造訪的概率也增大了不少,以往成年沒有監管層的人到訪。”山東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對記者表示,現場檢查非常細,甚至連會議記錄少簽個字都能被查出來。
立案調查涉及的內容也在不斷拓寬。記者注意到,調查對象除了公司本身的信息披露,還涉及對高管、獨立董事等自然人的調查。
如9月16日恒信移動獨立董事柴森就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編號為稽查總隊調查通字130661號的《調查通知書》,內容透露柴森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另外工大首創、冠豪高新、神劍股份、向日葵等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也被立案調查。
“未來對上市公司的稽查將是一個常態,目前的力量還是原來的隊伍,如果稽查隊伍大幅擴容后,立案調查的頻率會更高。”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
現有的監管層的稽查系統非常忙碌。上月北京證監局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稽查隊伍的幾個人每天都去上市公司做調查,成天見不到人影。
立案兼整改歷時僅半年
根據意見,對于立案調查對象,建立大案要案類(A類)、常規案件類(B類)和簡單案件類(C類)三類案件的分類標準,根據案件具體進展適時動態調整。
眼下一個典型的立案調查快速反應案例便是光大證券“8.16”事件。因其觸發了A類案件調查機制,僅三日便完成了快速調查取證、復原光大證券篡改交易記錄等。
“證監會對立案權的下放為減少調查審理周期提供了便利條件。”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以青鳥華光為例,今年3月20日,公司接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編號:魯證調查通字1351號),因公司涉嫌未按規定披露信息,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8月15日,青鳥華光便受到山東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青鳥華光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山東證監局指出,2008年至2012年年報中,青鳥華光披露的控股股東是北京東方國興科技發展公司(下稱“東方科技”),實際控制人系朱小潔、徐林盛、孫偉東,經查上述三人均為北京北大青鳥公司員工,另外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等重大事項均由北大青鳥決策,東方科技不參與管理,因此實際控制人一直系北大青鳥。
山東證監局要求青鳥華光的整改工作于9月20日以前完成,將對整改結果進行檢查。9月14日,青鳥華光便披露了整改報告。
“剛把整改報告遞交上去,還在等待證監局的進一步反饋意見,他們也要求我們把這個整改報告披露給投資者。”青鳥華光證代原晉鋒對記者表示。
今年初,跟青鳥華光一起被當地證監局立案調查的還有海聯訊、S*ST華塑,目前這兩家公司還未有調查結果出來。
而在以前監管層的調查結果動輒兩三年甚至五六年才會出來。
如ST博元在2009年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在2011年5月收到了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而ST金化早在2006年就因涉嫌虛假陳述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直到2011年5月25日才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分及市場進入事先告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