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腮腺區腫脹,有時突然從腮腺導管口流出稠而有咸味的液體,隨之脹痛減輕,甚至消失;持續性腮腺區疼痛、不適,唾液分泌減少,口干、口臭等;進食或看見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導管排出受阻,即加劇腮腺區的疼痛與腫大,停食后癥狀又逐漸消失。一般不伴有明顯的全身癥狀。
診斷
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腮腺造影。造影之前攝普通X平片是必要的,可以排除結石的存在。造影表現為導管系統部分狹窄,部分擴張似臘腸樣改變;腺體部分呈斑點狀末梢導管擴張。因此,文獻上有稱本病為慢性斑點狀腮腺炎(chronic punctate parotitis)。
慢性復發性腮腺炎的涎腺造影表現和Sjǒgren綜合征現已明確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兩者的關系和區別仍不十分清楚。組織病理方面二者有所不同:慢性復發性腮腺炎表現為腺泡萎縮,甚至消失,代之以增生的纖維組織。腺導管增生擴張并有粘液細胞化生,周圍及間質有慢性炎癥細胞浸潤。而Sjǒgren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良性淋巴上皮病變。
病員常不明確起病時間,多因反復發作腮腺腫脹而就診。常為雙側位。腫脹發作有時和進食有關,并伴有輕微疼痛,這是因為進食時唾液分泌增加且粘稠,排出受阻所致。不少病例的腮腺腫脹和進食并無明確關系,晨起感腮腺腺體部脹感,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體自導管溢出,局部隨之松快。
臨床檢查腮腺輕微腫脹或不明顯,伴發急性感染時皮色稍紅,一般均屬正常。導管口可有輕微發紅,壓迫腺體可從管口流出混濁的“雪花樣(snowflake-like)”唾液,或為粘稠蛋清樣唾液,甚至為粘液栓子而非唾液。病程較久者捫診腺體硬韌感,腮腺導管呈粗硬索條狀。
慢性復發性腮腺炎一般無全身癥狀。
復發性腮腺炎發生于兒童者不同于成人。發病年齡從嬰幼兒到15歲均可發生,以5歲左右的男童最為常見。間隔數周或數月發作一次不等,年齡越小,間隔時間較短;隨著年齡增長,間隔時間愈長,甚或1~2年腫脹一次。青春期后逐漸自愈,極少病例仍延續發作。腫脹可以很突然,單側或雙側。從涎腺造影觀察,不少患兒雙側均顯示涎腺末梢導管呈點狀擴張(sialectasis),但常常只一側發生腫脹。由于兒童復發性腮腺炎有自愈傾向,不少認為是先天發育不全所致。因為不少研究報告表明兒童期診斷為復發性腮腺炎者,成年后再作腮腺造影,原來所見的末梢點狀擴張消失。但真正的原因仍不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