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會計證考試會計基礎重點提綱:企業會計等式(1)
六、企業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是反映會計要素之間平衡關系的計算等式,也稱為會計恒等式。
(一)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或:資產=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
或:資產=權益
簡要解釋如下:
企業的資產只有兩個來源渠道和歸屬,一部分資產來源和歸屬于債權人,另一個部分資產來源和歸屬于所有者。歸屬于債權人的部分形成負債(即債權人權益),歸屬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總稱為權益。
等式的含義:
(1)該等式反映了企業任何一個時點資產的分布狀況及其形成來源,無論在什么時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都應該保持上述恒等關系。
(2)該等式反映的是企業資金的相對靜止狀態,也稱為靜態會計等式。
等式的意義:
該等式表明在同一時點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恒等關系,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強調:等式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針對的是同一時點,否則等式不成立。
〔例18〕下列等式不正確的是()。
A.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權益
B.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初所有者權益
C.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初所有者權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權益
D.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
答案:B
解析:等式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針對的是同一時點,否則等式不成立。所以,選項B不正確,但是注意選項C是正確的,因為期初所有者權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而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末所有者權益。
經濟業務類型(共計四類九種):
第一類業務:某個會計要素內部兩個項目一增一減。包括三種情況:
(1)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減少;
例如:從銀行提取現金。
(2)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負債減少;
例如:從銀行借款,并用該借款償還原欠貨款;(銀行借款增加,應付賬款減少)
(3)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例如:經批準用資本公積轉贈資本。
第二類業務:會計等式的左右兩邊的兩個要素項目同時增加。包括兩種情況: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增加;
例如:向銀行借款并存入銀行。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
例如:收到企業所有者投入的機器一臺;(固定資產、實收資本增加)
第三類業務:會計等式的左右兩邊的兩個要素項目同時減少。包括兩種情況: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減少;
例如:以銀行存款償還前欠貨款;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
例如:投資者收回對企業的投資,辦妥手續后以銀行存款返還給投資者;(實收資本、銀行存款)
第四類業務:會計等式右邊的兩個要素項目一增一減。包括兩種情況:
(1)一項負債增加,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例如: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減少、應付利潤增加)
(2)一項負債減少,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
例如:經批準企業已經發行的債券轉為實收資本。(應付債券、實收資本)
很顯然,不論哪種類型的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上述會計等式,因此,把上述會計等式稱為會計恒等式。
會計等式是反映會計要素之間平衡關系的計算等式,也稱為會計恒等式。
(一)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或:資產=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
或:資產=權益
簡要解釋如下:
企業的資產只有兩個來源渠道和歸屬,一部分資產來源和歸屬于債權人,另一個部分資產來源和歸屬于所有者。歸屬于債權人的部分形成負債(即債權人權益),歸屬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總稱為權益。
等式的含義:
(1)該等式反映了企業任何一個時點資產的分布狀況及其形成來源,無論在什么時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都應該保持上述恒等關系。
(2)該等式反映的是企業資金的相對靜止狀態,也稱為靜態會計等式。
等式的意義:
該等式表明在同一時點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恒等關系,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強調:等式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針對的是同一時點,否則等式不成立。
〔例18〕下列等式不正確的是()。
A.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權益
B.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初所有者權益
C.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初所有者權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權益
D.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
答案:B
解析:等式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針對的是同一時點,否則等式不成立。所以,選項B不正確,但是注意選項C是正確的,因為期初所有者權益+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而期末資產=期末負債+期末所有者權益。
經濟業務類型(共計四類九種):
第一類業務:某個會計要素內部兩個項目一增一減。包括三種情況:
(1)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減少;
例如:從銀行提取現金。
(2)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負債減少;
例如:從銀行借款,并用該借款償還原欠貨款;(銀行借款增加,應付賬款減少)
(3)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例如:經批準用資本公積轉贈資本。
第二類業務:會計等式的左右兩邊的兩個要素項目同時增加。包括兩種情況: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增加;
例如:向銀行借款并存入銀行。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
例如:收到企業所有者投入的機器一臺;(固定資產、實收資本增加)
第三類業務:會計等式的左右兩邊的兩個要素項目同時減少。包括兩種情況: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減少;
例如:以銀行存款償還前欠貨款;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
例如:投資者收回對企業的投資,辦妥手續后以銀行存款返還給投資者;(實收資本、銀行存款)
第四類業務:會計等式右邊的兩個要素項目一增一減。包括兩種情況:
(1)一項負債增加,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
例如: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減少、應付利潤增加)
(2)一項負債減少,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
例如:經批準企業已經發行的債券轉為實收資本。(應付債券、實收資本)
很顯然,不論哪種類型的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上述會計等式,因此,把上述會計等式稱為會計恒等式。
時間:2011-12-15 責任編輯:zjjs_cj3
相關文章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五章第三節會計賬簿格式和登記講義 (2013-03-18 16:07:22)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五章第二節會計賬簿的內容、啟用與登記規則講義 (2013-03-18 16:00:50)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五章第一節會計賬簿的概述講義 (2013-03-18 15:59:00)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四節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講義 (2013-03-18 15:55:59)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三節記賬憑證講義 (2013-03-18 15:16:02) |
注冊會計師報名政策解讀 (2013-03-18 15:11:1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二節原始憑證講義 (2013-03-18 15:09:16)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四章第一節會計憑證的概述講義 (2013-03-18 11:26:1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三章第二節復式記賬講義 (2013-03-18 11:21:01) |
全國會計從業《會計基礎》第三章第一節會計等式講義 (2013-03-18 11: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