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學習講義(4)
第四節 會計監督
我國已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包括單位內部監督、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社會監督和以政府財政部門為主體的政府監督。
考點一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概念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指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有關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和方法。
其本質是一種內部控制制度。 (單選)
(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和對象
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單選),并非審計人員。
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 (單選)
雖然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但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不僅僅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事,單位負責人應當支持和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行使好會計監督職權。
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單位負責人負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組織實施,對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實施承擔最終責任。(單選)
(三)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簡答)
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應當明確其決策和執行程序,并體現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要求。
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四)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職權 (簡答)
1.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2.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
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做出處理。
(五)檢舉
《會計法》第三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
收到檢舉的部門有權處理的,應當依法按照職責分工及時處理;
無權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
收到檢舉的部門、負責處理的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不得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
【例題?單選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可通過( )在處理會計業務過程中進行
A.單位內部會計機構、會計人員
B.單位內部紀檢人員
C.單位負責人
D.上級單位領導
[答案]A
【例題?單選題】《會計法》所稱的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指( )。
A.本單位的經濟活動
B.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C.政府財政部門
D.內部的審計活動
[答案]A
【例題?判斷題】會計人員對違反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
[答案]√
【例題?判斷題】各單位制定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組成部分。( )
[答案]×
【例題?判斷題】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
[答案]√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法》規定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要求的有( )
A.記賬人員與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B.重大對外投資與執行相互監督、相互制約
C.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D.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單位負責人
[答案]ABC
【例題?多選題】下列有關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基本要求的表述中,符合規定的有( )。
A.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B.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應當明確其決策和執行程序,并體現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要求
C.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D.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答案]ABCD
【例題?判斷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但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實施承擔最終責任。( )
[答案]√
【例題?單選題】下列關于會計內部監督基本要求的表述,錯誤的是( )。
A.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B.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示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C.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
D.各單位應當建立、建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答案]B
考點二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概念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主要是指財政部門代表國家對單位和單位中相關人員的會計行為實施的監督檢查,以及對發現的違法會計行為實施的行政處罰,是一種外部監督。
(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主體
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財政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執法主體,是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實施主體。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除財政部門外,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上列監督檢查部門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后,應當出具檢查結論。
有關監督檢查部門已經作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賬。
(三)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的對象和范圍
1.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對象是會計行為,并對發現的有違法會計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2.財政部門可以依法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簡答)
違法會計行為:
違法會計行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行為。
(1)各單位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依法設置、依法使用、賬外賬的違法行為。)
各單位設置會計賬簿是否規范,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各單位會計賬簿的設置是否符合唯一的原則,是否存在賬外設賬行為;各單位是否存在設置虛假會計賬簿的行為等。
(2)各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各單位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是否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各單位填制的會計憑證、登記的會計賬簿、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是否與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相符,是否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
各單位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等。
《會計法》規定:
對以上所列事項實施監督,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向與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給予支持。
(3)各單位的會計核算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會計核算的內容是否真實、完整;
采用的會計年度、記賬本位幣、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記錄文字等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費用、成本、利潤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是否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會計檔案保管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等。
(4)各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會計工作人員與會計機構負責人)
【例題?單選題】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內容是( )
A.各單位是否依法設置賬薄
B.各單位是否按照稅法的規定按時足額納稅
C.各單位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D.各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有會計從業資格
[答案]B
【例題?多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內容有( )
A.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B.是否按時進行納稅申報
C.是否按時足額繳納稅款
D.是否按照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
[答案]AD
【例題?判斷題】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有權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
[答案]√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內容有( )。
A.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B.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C.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D.是否按照稅法的規定按時足額納稅
[答案]ABC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范疇有( )
A.財政部門對各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
B.人民銀行對有關金融單位相關會計賬簿的監督
C.證券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有關會計資料實施檢查
D.稅務機關對納稅人記賬憑證的檢查
[答案]ABCD
【例題?判斷題】財政部門在實施會計監督中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可以向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 )
[答案]√
【例題?簡答題】什么是違法會計行為?財政部門對單位實施會計監督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解析]違法會計行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行為。
財政部門對各單位實施會計監督的內容有:
(1)各單位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2)各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3)各單位的會計核算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4)各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例題?單選題】在下列事項中不屬于國家會計監督范圍的是( )。
A.賬薄設置情況
B.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C.單位負責人的任用
D.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持有情況
[答案]C
考點三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的概念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計、鑒證的一種監督制度。
(二)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范圍
1.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接受委托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2.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承辦下列審計業務::
(1)審查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審計報告;
(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3)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3.對委托人、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行為進行的規范:
(1)委托單位應當如實地向注冊會計師提供相關的會計資料。
(2)任何人不得干擾注冊會計師獨立開展審計業務。
(3)財政部門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有監督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例題?多選題】下列表述中,符合《注冊會計師法》規定的有( )。
A.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接受委托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B.委托單位應當如實向注冊會計師提供相關的會計資料
C.任何人不得干擾注冊會計師獨立開展審計業務
D.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有權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答案]ABC
【例題?判斷題】目前我國實行的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中,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監督屬于國家監督。( )
[答案]×
【例題?多選題】會計監督體系包括( )
A.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B.會計工作的國家監督
C.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D.新聞媒體監督
[答案]ABC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監督體系的有( )。
A.社會輿論監督
B.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C.以財政部門為主體的會計工作的國家監督
D.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答案]BCD
相關文章
《會計基礎》輔導:財產物資的收發(五) (2011-12-19 10:42:17) |
《會計基礎》輔導:財產物資的收發(四) (2011-12-19 10:41:26) |
《會計基礎》輔導:財產物資的收發(三) (2011-12-19 10:40:07) |
廣東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文字輸入題) (2011-12-19 10:37:58) |
《會計基礎》輔導:財產物資的收發(二) (2011-12-19 10:37:43) |
廣東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基礎理論判斷題) (2011-12-19 10:36:04) |
廣東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基礎理論多項選擇題) (2011-12-19 10:34:18) |
《會計基礎》輔導:財產物資的收發(一) (2011-12-19 10:32:35) |
廣東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解析(基礎理論單項選擇題(11-20)) (2011-12-19 10:32:08)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學習講義(4) (2011-12-19 10: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