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減稅是否必要
在項懷誠所作的財政預算報告中,去年財政增收達2976億元,和2000年相比,增幅達22.2%,這
同時也意味著財政已連續第八年頭實現年均增收千億元以上。
對于財政連年增收,有人認為財政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不相適應,加強稅收會抵消擴大內需政
策作用,給當前經濟帶來緊縮效應。究竟如何看待這一問題,不少代表委員和專家闡述了看法。
是否存在緊縮效應
我國財政收入的90%以上來源于稅收,稅收的大幅增長為財政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2001年為
止,我國稅收已連續兩年實現增收超過2000億元,2001年稅收總收入突破1.5萬億元。去年我國財
政收入達到16371億元,比預算增加1611億元。
“財政收入增長主要是經濟發展、效益提高、征管加強和堵塞漏洞的結果。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財政
增收速度與GDP增長速度來進行對應。”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說。
王朝才認為,財政連年實現增收首先取決于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和企業效益好轉等因素。近年來,我
國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GDP增長速度連年在7%以上,這直接為財政稅收創造了良好的稅源。
隨著經濟的連年穩步增長和稅收征管的加強,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收入都
得到了持續穩定增長,偷漏稅現象也得到了遏制。據統計,單是2001年,僅靠經濟拉動因素直接增
加的稅收就達1200多億元,約占稅收總增收額的50%。
存在大規模的減稅空間嗎?
“目前我國實施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并不迫切。”王朝才分析說,“我們既沒有提高稅率,也沒有出
臺新稅種,并沒有增加企業負擔。對過去靠偷稅、漏稅、騙稅經營的企業來說,隨著依法治稅工作
的加強,增加負擔是應該的,也是合法的!
據介紹,無論從宏觀稅負還是主要稅種比較,我國在世界上都處于較低水平,減稅空間不大。從稅
收收入占GDP的比例看,發展中國家大約是20%至30%,而我國僅為16%。
“而且,目前我國稅收以間接稅為主,減稅也并不能直接給納稅人帶來很大的效益!蓖醭欧治
說,我國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制約了減稅政策的調控力量。
“大規模的減稅,這種稅法并不科學!痹诜治隽素斦徒洕F狀后,楊崇春委員建議說,“我們
可以在保證每年稅收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實行有增有減、結構調整的稅收政策!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