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做好入世后的國際稅收管理工作
全國國際(涉外)稅收工作會議提出
中國稅務報訊 記者從2月24日~27日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國際(涉
外)稅收工作會議上獲悉,2001年全國涉外稅收收入(含海關代
征)2882.72億元,約占全國稅收總量的五分之一,比上年同
期增收665.97億元,增長三成。這表明,涉外稅收已具有舉足
輕重的作用。
在分析涉外稅收大幅增長的原因時,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郝昭成
指出,這主要得益于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活
動的不斷增加和經營效益的穩步提高,同時與一部分涉外企業減免稅
優惠到期密不可分,也是廣大外稅干部強化涉外稅收征管,進行征管
規范化建設取得的成果。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探討如何適應入世后形勢的需要,針對跨國企
業稅收管理的特點,結合稅收征管改革,積極探索建立國際稅收管理
機制,進一步提高執法水平和稅收管理能力。
郝昭成說,入世后,我國稅收制度將受到深刻影響,在原則上,
要貫徹落實尊重原則和利用原則相結合的原則;在政策上,WTO的
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補貼與反補貼原則、透明度原則和
統一原則要求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公開、公正;在管理上,要求我
國稅收執法統一、規范,提高對納稅人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因
此,加入WTO后我國經濟形勢變化賦予了涉外稅收工作新的歷史使
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奠定了新的稅收地位,涉外稅收管理職能不能
再局限于對“請進來”的稅收管理,而要包括“走出去”的稅收管
理。同時,我國經濟融入國際經濟循環將加強國際稅收征管的協調和
合作。貿易壁壘的降低和與國際經濟的對接,將促使我國交易、人員
與服務的跨國流動加快,知識、資本與技術的跨國流動增加,導致居
民身份、常設機構、所得來源判定日益困難,為做好日益繁重的反避
稅工作,加強情報交換和信息收集顯得日益迫切,稅收協定不僅要加
強談簽,更要加強執行。因此,涉外稅收要調整拓展職能,向國際稅
收管理機制轉變,擔負起統管涉及跨國稅收權益分配所有稅收事項的
責任,這是當前經濟形勢對涉外稅收工作提出的首要而迫切的要求。
另外,大量跨國公司的涌入帶來了新的交易方式、新的交易技術、新
的經營運作模式,各級稅務機關必須進一步改進傳統涉外稅收管理辦
法,提高針對跨國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郝昭成指出,當前涉外稅收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為使潛在的機
遇變成現實,一要積極穩妥推進涉外稅收機構調整和職能轉換;二要
抓基礎建制度,進一步強化信息基礎建設和制度規范化建設,繼續大
力推進反避稅工作;三要大力提高稅收服務水平;四要進一步完善涉
外稅收制度;五要加強協定談簽與執行工作,進一步開展國際交流與
合作。此外,還要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通過國際稅收協調、交
流與合作,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維護我國的稅收權益。截至目前,
我國對外正式簽訂的雙邊稅收協定已達到72個,其中已生效執行的
協定達64個。
最后,郝昭成要求大家改進工作作風,狠抓落實,做到思想求
進,作風求實,領導求先,管理求嚴,培訓求真。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