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社會經濟發展七大趨勢
《社會藍皮書》預測
中國稅務報訊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年:社會形勢分析
與預測”課題組負責人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形勢報告會上分析指
出,今年是中國加入WTO后的第一年,改革開放進程進入全新階
段,經濟社會發展將在逐漸成型的新框架下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和運
行機制將逐漸獲得新的改革動力,公眾也會在更加開放的社會中逐漸
養成新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同時,新出版的《2002年:中國社會
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一書將今年的社會經濟形勢走
向歸納為七大趨勢:
今年下半年,中國共產黨將舉行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次大
會的召開不僅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目標得到確立,而且要將執政黨的
理論創新、執政黨的執政方式、作風與思想觀念,以及相關的體制、
規范進行積極的改革。執政黨對變化巨大的社會經濟現實的積極適
應,將會引領出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生活更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今年,經濟發展將保持一個比較快速的勢頭,為社會形勢健康平
穩格局的實現提供基礎。各種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長速
度仍將保持在7%左右。權威的經濟學家認為:“根據中國當前的實
際情況,7%~8%就是未來一個時期的均衡經濟增長率。”中央政
府關于2002年經濟工作的政策取向將依然致力于擴大內需,也將
更加注意各政策之間的關聯性,以爭取政策的積極效應的最大化。中
央政府將把防范金融風險以及其他領域中的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
之一,經濟增長的質量問題也會成為優先的政策主題之一。關于調整
產業結構、推進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對外出口、注重農業發展等歷年
來的政策議題也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據經濟形勢變化的新特點,
將出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黨風和社會道德風氣問題將引起更集中的關注。執政黨的黨風建
設將從制度健全和思想教育兩個方面得到強化,以逐步消除社會上久
已存在的各種不良道德時弊。
公眾對社會穩定和生活水平改善的預期將提高。公眾以增加收入
來抵御壓力的預期將尤其強烈,2002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
長將是5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將是31%,收入增長的速
度在城鎮居民中可能會緩慢地下降,在農村居民中的增長將極其緩
慢。不同單位的調查都顯示,最受關注的前三位問題是醫療改革、社
會保障和失業就業三大問題。
各個領域的改革將進一步推進。各領域的體制改革政策措施之間
的協調與配套,將被提到極為重要的地位上,以化解一些改革舉措而
產生的即時性消極后果。我國政府將全力推動社會保障體制的有關改
革,并在這過程中不斷完善各項具體措施,將會給各地區更多的自主
權。國有企業的改革由于入世等因素顯得極為迫切。在改革中,不但
大型國有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需要有更大力度的體制和機制改革來提
供,占企業總數93%的中小企業也需要以各種靈活的方式來徹底突
破舊體制的束縛。特別是對民航、鐵路、電力、電信、石油等壟斷性
比較強的行業實施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動。
加入WTO將促進社會的進一步開放。國際規范和慣例的逐步實
施將首先對一些政府部門的職能轉換發生影響,社會管理機制的變動
將因此而獲得更大的動力。在很多領域,規范意識的明確、透明度的
增強和公眾個人選擇范圍的擴大,將在新的一年里顯示出最初的積極
勢頭。可以肯定的是,社會生活領域的活躍程度會進一步提高,在職
業選擇、居住地選擇、出入境、法律援助、個人生活愿望的滿足等方
面,將會出現一種全新的格局;社會、群體和個人將在這樣的開放環
境下逐漸形成新型的關系。
失業(下崗)依然是一個困擾政府和部分公眾的嚴峻問題。研究
結果表明,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在今年將繼續推進,也會有
相當部分職工走進失業(下崗)行列。無論是勞動力需求總量的限
度,還是現有的就業體制的改革進展,都不可能在短時期完全緩解失
業(下崗)現象。據估算,在未來5年內,全國新增勞動力將達到5
000萬,而新增的勞動就業崗位不可能全部吸納這些勞動力,失業
壓力加大是必然的事實。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