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分析:中國有減稅空間嗎?
解放日報 近半年來,擴張財政之風幾乎刮遍了全球:美國,10月初擬定的財政刺激方案規
模高達750億美元;日本,2002年度的公債發行額高達30萬億日元;新加坡,一項對抗經濟衰退的
方案總值為22億新元。值得關注的是,在擴張財政的國家中,減稅都充當了重要角色。而中國自1
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卻從未涉及減稅。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幾成定
勢之時,工商界人士都在關注:中國有可能動用減稅政策嗎?中國有減稅空間嗎?
針對通貨緊縮一般有降息、減稅、擴大財政支出等經濟政策,日前央行已明確表示中國近期不
會降息。而在減稅和擴大財政支出的取舍上,盡管決策層近年來一直是通過發行國債等財政手段來
刺激經濟,但在經濟學界,減稅的呼聲從未間斷。呼吁者認為,僅僅通過發行國債啟動投資會增加
國家的債務負擔,應該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雙管齊下”,即除了通過發行國債進行投資擴大總需
求外,還需要通過減稅擴大供給;從大背景看,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資本和勞動力都會向稅率
低的地方流動,其他國家稅率一減再減而我國稅率保持不動,無疑將削弱我國的競爭力。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日前也指出,我國的法定稅賦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確偏高。據了解,去
年我國的稅賦水平大致在15%左右,但這并不包括預算內和預算外的這費那費,如果按“大口徑”
(包括財政收入和各種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計算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國的稅賦水平估
計在30%左右。從這個現實看,中國有減稅的空間。
稅務總局的這位負責人估計,正因為我國政府收入的構成比較復雜,所以減稅可通過稅制改革
的方式變相進行。具體而言,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后,可以對買進的設備進行抵扣,估計這一項
可以減收300億元;國內金融保險機構的營業稅三年內將從8%降到5%;免除投資方向調節稅一項
可以減收100多億元;統一內外資所得稅后,內資企業的稅前抵扣將大大增加,其實際稅率將明顯
降低。當然稅制改革也會帶來部分稅收的提高,但從總體看,是在做減法。
那么,減稅政策何時可見分曉?對此問題,國家稅務總局負責人指出,減稅無疑會給中央財政
帶來壓力,如果能克服預算上的困難,伴隨稅制改革的減稅政策不久就可以浮出水面。
課程推薦
- 初級會計職稱特色班
- 初級會計職稱精品班
- 初級會計職稱實驗班
課程班次 | 課程介紹 | 價格 | 購買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門 580元/兩門 |
購買![]() |
- 初級會計職稱機考模擬系統綜合版